Title : 韓詩外傳, Complete
Author : active 150 B.C. Ying Han
Release date
: January 1, 2005 [eBook #7290]
Most recently updated: December 30, 2020
Language : Chinese
Credits : Produced by Nicole Lai
Produced by Nicole Lai
卷一
曾子仕于莒,得粟三秉,方是之時,曾子重其祿而輕其身;親沒之后 ,齊迎以相,楚迎以令尹,晉迎以上卿,方是之時,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 。怀其寶而迷其國者,不可與語仁;窘其身而約其親者,不可與語孝;任 重道遠者,不擇地而息;家貧親老者,不擇官而仕。故君子橋褐趨時,當 務為急。傳云:不逢時而仕,任事而敦其慮,為之使而不入其謀,貧焉故 也。詩云:“夙夜在公,實命不同。” 傳曰:夫行露之人許嫁矣,然而未往也,見一物不具,一禮不備,守 節貞理,守死不往,君子以為得婦道之宜,故舉而傳之,揚而歌之,以絕 無道之求,防污道之行乎!詩曰:“雖速我訟,亦不爾從。” 孔子南游,适楚,至于阿谷之隧,有處子佩而浣者。孔子曰:“彼婦 人其可與言矣乎!”抽觴以授子貢,曰:“善為之辭,以觀其語。”子貢 曰:“吾、北鄙之人也,將南之楚,逢天之暑,思心潭潭,愿乞一飲,以 表我心。”婦人對曰:“阿谷之隧,隱曲之泛,其水載清載濁,流而趨海 ,欲飲則飲,何問婦人乎?”受子貢觴,迎流而挹之,奐然而棄之,促流 而挹之,奐然而溢之,坐、置之沙上,曰:“禮固不親受。”子貢以告。 孔子曰:“丘知之矣。”抽琴去其軫,以授子貢,曰:“善為之辭,以觀 其語。”子貢曰:“向子之言,穆如清風,不悖我語,和暢我心。于此有 琴而無軫,愿借子以調其音。”婦人對曰:“吾,野鄙之人也,僻陋而無 心,五音不知,安能調琴。”子貢以告。孔子曰:“丘知之矣。”抽五兩 ,以授子貢,曰:“善為之辭,以觀其語。”子貢曰:“吾、北鄙之人也 ,將南之楚。于此有五兩,吾不敢以當子身,敢置之水浦。”婦人對曰: “客之行,差遲乖人,分其資財,棄之野鄙。吾年甚少,何敢受子,子不 早去,今竊有狂夫守之者矣。”詩曰:“南有喬木,不可休思。漢有游女 ,不可求思。”此之謂也。哀公問孔子曰:“有智壽乎?”孔子曰:“然 。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,自取之也:居處不理,飲食不節,勞過者,病共 殺之。居下而好干上,嗜欲不厭,求索不止者,刑共殺之。少以敵眾,弱 以侮強,忿不量力者,兵共殺之。故有三死而非命者,自取之也。”詩云 :“人而無儀,不死何為!” 傳曰:在天者、莫明乎日月,在地者、莫明于水火,在人者、莫明乎 禮儀。故日月不高,則所照不遠;水火不積,則光炎不博:禮義不加乎國 家,則功名不白。故人之命在天,國之命在禮。君人者、降禮尊賢而王, 重法愛民而霸,好利多詐而危,權謀傾覆而亡。詩曰:“人而無禮,胡不 遄死!” 君子有辯善之度,以治气養性,則身后彭祖;修身自強,則名配堯禹 ;宜于時則達,厄于窮則處,信禮者也。凡用心之術,由禮則理達,不由 禮則悖亂。飲食衣服,動靜居處,由禮則知節,不由禮則墊陷生疾。容貌 態度,進退移步,由禮則夷國。政無禮則不行,王事無禮則不成,國無禮 則不宁,王無禮則死亡無日矣。詩曰:“人而無禮,胡不遄死!” 傳曰:不仁之至忽其親,不忠之至倍其君,不信之至欺其友。此三者 、圣王之所殺而不赦也。詩曰:“人而無禮,不死何為!” 王子比干殺身以成其忠,柳下惠殺身以成其信,伯夷叔齊殺身以成其 廉,此三子者,皆天下之通士也,豈不愛其身哉!為夫義之不立,名之不 顯,則士恥之,故殺身以遂其行。由是觀之,卑賤貧窮,非士之恥也;天 下舉忠而士不與焉,舉信而士不與焉,舉廉而士不與焉,三者存乎身,名 傳于世,與日月并而息,天不能殺,地不能生,當桀紂之世不之能污也, 然則非惡生而樂死也,惡富貴好貧賤也,由其理,尊貴及己而仕也不辭也 。孔子曰:“富而可求,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。”故甋窮而不憫,勞辱而 不苟,然后能有致也。詩曰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,我心匪席,不可卷 也。”此之謂也。 原憲居魯,環堵之室,茨以蒿萊,蓬戶瓮牖,桷桑而無樞,上漏下濕 ,匡坐而弦歌。子貢乘肥馬,衣輕裘,中紺而表素,軒不容巷,而往見之 。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,正冠則纓絕,振襟則肘見,納履則踵決。子貢曰 :“嘻!先生何病也!”原憲仰而應之曰:“憲聞之:無財之謂貧,學而 不能行之謂病。憲、貧也,非病也。若夫希世而行,比周而友,學以為人 ,教以為己,仁義之匿,車馬之飾,衣裘之麗,憲不忍為之也。”子貢逡 巡,面有慚色,不辭而去。原憲乃徐步曳杖,歌商頌而反,聲淪于天地, 如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而臣也,諸侯不得而友也。故養身者忘家,養志者忘 身,身且不愛,孰能忝之。詩曰:“琱葹磪菕不可轉也;我心匪席,不可 卷也。” 傳曰:所謂士者,雖不能盡備乎道術,必有由也;雖不能盡乎美者, 必有處也。言不務多,務審所行而已,行既已尊之,言既已由之,若肌膚 性命之不可易也。詩曰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 ” 傳曰:君子洁其身而同者合焉,善其音而類者應焉。馬鳴而馬應之, 牛鳴而牛應之,非知也,其勢然也。故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,莫 能以己之,容人之混污然。詩曰:“我心匪鑒,不可以茹。” 荊伐陳,陳西門坏,因其降民使修之,孔子過而不式。子貢執轡而問 曰:“禮、過三人則下,二人則式。今陳之修門者眾矣,夫子不為式,何 也?”孔子曰:“國亡而弗知,不智也;知而不爭,非忠也;亡而不死, 非勇也。修門者雖眾,不能行一于此,吾故弗式也。”詩曰:“憂心悄悄 ,慍于群小。”小人成群,何足禮哉! 傳曰:喜名者必多怨,好與者必多辱,唯滅跡于人,能隨天地自然, 為能胜理,而無愛名;名興則道不用,道行則人無位矣。夫利為害本,而 福為禍先,唯不求利者為無害,不求福者為無禍。詩曰:“不忮不求,何 用不臧。” 傳曰:聰者自聞,明者自見,聰明則仁愛著而廉恥分矣。故非道而行 之,雖勞不至;非其有而求之,雖強不得。故智者不為非其事,廉者不求 非其有,是以害遠而名彰也。詩云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 傳曰:安命養性者,不待積委而富;名號傳乎世者,不待勢位而顯; 德義暢乎中而無外求也。信哉!賢者之不以天下為名利者也。詩曰:“不 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 古者、天子左五鐘,將出,則撞黃鐘,而右五鐘皆應之,馬鳴中律, 駕者有文,御者有數,立則磬折,拱則抱鼓,行步中規,折旋中矩,然后 太師奏升車之樂,告出也。入則撞蕤賓,以治容貌,容貌得則顏色齊,顏 色齊則肌膚安,蕤賓有聲,鵠震馬鳴,及介之虫,無不延頸以听,在內者 皆玉色,在外者皆金聲,然后少師奏升堂之樂,即席告入也。此言音樂有 和,物類相感,同聲相應之義也。詩云:“鐘鼓樂之。”此之謂也。 枯魚銜索,几何不蠹!二親之壽,忽如過;樹木欲茂,霜露不凋使; 賢士欲成其名,二親不待。家貧親老,不擇官而仕。詩曰:“雖則如毀, 父母孔邇。”此之謂也。 孔子曰:“君子有三憂:弗知,可無憂與!知而不學,可無憂與!學 而不行,可無憂與!”詩曰:“未見君子,憂心! 魯公甫文伯死,其母不哭也。季孫聞之,曰:“公甫文伯之母、貞女 也。子死不哭,必有方矣。”使人問焉。對曰:“昔、是子也,吾使之事 仲尼,仲尼去魯,送之,不出魯郊,贈之,不與家珍。病、不見士之視者 ;死、不見士之流淚者;死之日,宮女而從者,十人。此不足于士,而有 余于婦人也。吾是以不哭也。”詩曰:“乃如之人兮,德音無良”。 傳曰:天地有合,則生气有精矣;陰陽消息,則變化有時矣;時得則 治,時失則亂。故人生而不具者五:目無見,不能食,不能行,不能言, 不能施化。三月微的,而后能見;七月而生齒,而后能食;年髑就,而后 能行;三年腦合,而后能言;十六精通,而后能施化。陰陽相反,陰以陽 變,陽以陰變。故男、八月生齒,八歲而齠齒,十六而精化小通。女、七 月生齒,七歲而齔齒,十四而精化小通。是故陽以陰變,陰以陽變。故不 肖者、精化始具,而生气感動,触情縱欲,反施化,是以年壽亟夭,而性 不長也。詩曰:“乃如之人兮,怀婚姻也,太無信也,不知命也。”賢者 不然,精气闐溢,而后傷時不可過也。不見道端,乃陳情欲,以歌道義。 詩曰:“靜女其姝,俟我乎城隅,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。瞻彼日月,悠悠 我思,道之云遠,曷云能來。”急時辭也,是故稱之日月也。 楚白公之難,有仕之善者,辭其母,將死君。其母曰:“棄母而死君 ,可乎?”曰:“聞事君者、內其祿而外其身。今之所以養母者,君之祿 也,請往死之。”比至朝,三廢車中。其仆曰:“子懼、何不反也?”曰 :“懼、吾私也,死君、吾公也。吾聞君子不以私害公。”遂死之。君子 聞之曰:“好義哉!必濟矣夫!”詩云:“深則厲,淺則揭。”此之謂也 。 晉靈公之時,宋人殺昭公。趙宣子請師于靈公而救之。靈公曰:“非 晉國之急也。”宣子曰:“不然。夫大者天地,其次君臣,所以為順也。 今殺其君,所以反天地、逆人道也,天必加災焉。晉為盟主而不救,天罰 懼及矣。詩云:‘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’而況國君乎!”于是靈公乃與 師而從之。宋人聞之,儼然感說,而晉國日昌,何則?以其誅逆存順。詩 曰:“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”趙宣子之謂也。 傳曰:水濁則魚喁,令苛則民亂,城削則崩,岸削則陂。故吳起削刑 而車裂,商鞅峻法而支解。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,大弦急,則小弦絕矣。 故急轡御者、非千里之御也。有聲之聲,不過百里,無聲之聲,延及四海 。故祿過其功者削,名過其實者損,情行合名,禍福不虛至矣。詩云:“ 何其處也?必有與也。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。”故惟其無為,能長生久視 ,而無累于物矣。 傳曰:衣服容貌者,所以說目也,應對言語者、所以說耳,好惡去就 者、所以說心也。故君子衣服中,容貌得,則民之目悅矣;言語遜,應對 給,則民之耳悅矣;就仁去不仁,則民之心悅矣。三者存乎身,雖不在位 ,謂之素行。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,雖獨居而樂,德充而形。詩曰:何其 處也?必有与也。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。” 仁道有四:慨為下。有圣仁者,有智仁者、有德仁者,有慨仁者。上 知天,能用其時;下知地,能用其財;中知人,能安樂之;是圣仁者也。 上亦知天,能用其時;下知地、能用其財;中知人,能使人肆之;是智仁 也。寬而容眾,百姓信之;道所以至,弗辱以時;是德仁者也。廉洁直方 ,疾亂不治、惡邪不匡;雖居鄉里,若坐涂炭;命入朝廷,如赴湯火;非 其民、不使,非其食、弗嘗;疾亂世而輕死,弗顧弟兄,以法度之,比于 不詳,是慨仁者也。傳曰:山銳則不高,水徑則不深,仁慨則其德不厚, 志與天地擬者、其人不祥,是伯夷、叔齊、卞隨、介子推、原憲、鮑焦、 袁旌目、申徒狄之行也,其所受天命之度,適至是而亡,弗能改也,雖枯 稿弗舍也。詩云:“亦己焉哉!天實為之,謂之何哉!”慨仁雖下,然圣 人不廢者、匡民隱括,有在是中者也。 申徒狄非其世,將自投于河。崔嘉聞而止之,曰:“吾聞圣人仁士之 于天地之間也,民之父母也,今為儒雅之故,不救溺人,可乎?”申徒狄 曰:“不然。桀殺關龍逢、紂殺王子比干,而亡天下。吳殺子胥,陳殺泄 冶、而滅其國。故亡國殘家,非無圣智也,不用故也。”遂抱石而沉于河 。君子聞之,曰:“廉矣!如仁歟?則吾未之見也。”詩曰:“天實為之 ,謂之何哉!” 鮑焦衣弊膚見,挈畚持蔬,遇子貢于道。子貢曰:“吾子何以至于此 也?”鮑焦曰:“天下之遺德教者、眾矣,吾何以不至于此也!吾聞之: 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、爽行也;上不己用而干之不止者、是毀廉也。行 爽毀廉,然且弗舍,惑于利者也。”子貢曰:“吾聞之:非其世者、不生 其利;污其君者、不履其土。非其世而持其蔬,詩曰:‘溥天之下,莫非 王土。’此誰有之哉?”鮑焦曰:“于戲!吾聞賢者重進而輕退,廉者易 愧而輕死。”于是棄其蔬而立槁于洛水之上。君子聞之,曰:“廉夫!剛 哉!夫山銳則不高,水徑則不深,行慨者德不厚,志与天地擬者,其為人 不祥。鮑焦可謂不祥矣!其節度淺深,适至于是矣!”詩云:“亦已焉哉 !天實為之,謂之何哉!” 昔者、周道之盛,邵伯在朝,有司請營邵以居。邵伯曰:“嗟!以吾 一身,而勞百姓,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。”于是,出而就蒸庶于阡陌隴 畝之間,而听斷焉。邵伯暴處遠野,廬于樹下,百姓大悅,耕桑者倍力以 勸,于是歲大稔,民給家足。其后在位者驕奢,不恤元元,稅賦繁數,百 姓困乏,耕桑失時。于是詩人見召伯之所休息樹下,美而歌之。詩曰:“ 蔽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”此之謂也。
卷二 楚庄王圍宋,有七日之糧,曰:“盡此而不克,將去而歸。”于是使 司馬子反乘闥而窺宋城,宋使華元乘闥而應之。子反曰:“子之國何若矣 ?”華元曰:“憊矣!易子而食之,骸而爨之。”子反曰:“嘻!甚矣憊 。雖然,吾聞圍者之國,箝馬而抹之,使肥者應客。今何吾子之情也?” 華元曰:“吾聞君子見人之困則矜之,小人見人之困則幸之。吾望見吾子 似于君子,是以情也。”子反曰:“諾。子其勉之矣!吾軍有七日糧爾! ”揖而去。子反告庄王,庄王曰:“若何?”子反曰:“憊矣!易子而食 之,遂骸而爨之。”庄王曰:“嘻!甚矣憊。今得此而歸爾。”子反曰: “不可。吾已告之矣,曰:軍亦有七日糧爾。”庄王怒曰:“吾使子視之 ,子曷為而告之?”子反曰:“區區之宋,猶有不欺之臣,何以楚國而無 乎?吾是以告之也。”庄王曰:“雖然,吾子今得此而歸爾。”子反曰: “王請處此,臣請歸耳。”王曰:“子去我而歸,吾孰与處乎此?吾將從 子而歸。”遂師而歸。君子善其平已也,華元以誠告子反,得以解圍,全 二國之命。詩云:“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。”君子善其以誠相告也。 魯監門之女嬰相從績,中夜而泣涕。其偶曰:“何謂而泣也?”嬰曰 :“吾聞衛世子不肖,所以泣也。”其偶曰:“衛世子不肖,諸侯之憂也 ,子曷為泣也?”嬰曰:“吾聞之异乎子之言也。昔者、宋之桓司馬得罪 于宋君,出于魯,其馬佚而從吾園,而食吾園之葵,是歲、吾聞園人亡利 之半。越王勾踐起兵而攻吳,諸侯畏其威,魯往獻女,吾姊与焉,兄往視 之,道畏而死。越兵威者、吳也,兄死者、我也。由是觀之,禍与福相反 也。今衛世子甚不肖,好兵,吾男弟三人,能無憂乎?”詩曰:“大夫跋 涉,我心則憂。”是非類与乎! 高子問于孟子曰:“夫嫁娶者、非己所自親也,衛女何以得編于詩也 ?”孟子曰:“有衛女之志則可,無衛女之志則怠。若伊尹于太甲,有伊 尹之志則可,無伊尹之志則篡。夫道二:常之謂經,變之謂權,怀其常道 ,而挾其變權,乃得為賢。夫衛女、行中孝,慮中圣,權如之何?”詩曰 :“既不我嘉,不能旋反。視爾不臧,我思不遠。” 楚庄王听朝罷晏。樊姬下堂而迎之,曰:“何罷之晏也?得無飢倦乎 ?”庄王曰:“今日听忠賢之言,不知飢倦也。”樊姬曰:“王之所謂忠 賢者,諸侯之客歟?中國之士歟?”庄王曰:“則沈令尹也!”樊姬掩口 而笑。庄王曰:“姬之所笑,何也?”姬曰:“妾得于王,尚湯沐,執巾 櫛,振衽席,十有一年矣;然妾未嘗不遣人之梁鄭之間,求美女而進之于 王也;与妾同列者、十人,賢于妾者、二人,妾豈不欲擅王之寵哉!不敢 私愿蔽眾美,欲王之多見則娛。今沈令尹相楚數年矣,未嘗見進賢而退不 肖也,又焉得為忠賢乎!”庄王旦朝,以樊姬之言告沈令尹,令尹避席而 進孫叔敖。叔敖治楚,三年,而楚國霸。楚史援筆而書之于策,曰:“楚 之霸,樊姬之力也。”詩曰:“百爾所思,不如我所之。”樊姬之謂也! 閔子騫始見于夫子,有菜色,后有芻豢之色。子貢問曰:“子始有菜 色,今有芻豢之色,何也?”閔子曰:“吾出蒹葭之中,入夫子之門,夫 子內切?以孝,外為之陳王法,心竊樂之;出見羽蓋龍旗裘旃相隨,心又樂 之;二者相攻炊丑A而不能任,是以有菜色也。今被夫子之文深,又賴二 三子切而進之,內明于去就之義,出見羽蓋龍旗旃裘隨,視之如壇土矣, 是以有芻豢之色。”詩曰:“如切如,如琢如磨。” 傳曰:“昔而雨者,何也?”曰:“無何也,猶不雨而雨也。”“星 墜木鳴,國人皆恐,何也?”“是天地之變,陰陽之化,物之罕至者也, 怪之、可也,畏之,非也。夫日月之薄蝕,怪星之党見,風雨之不時,是 無世而不嘗有也,上明政平,是雖并至,無傷也;上政險,是雖無一,無 益也。夫万物之有災,人妖最可畏也。”曰:“何謂人妖乎?”曰:“枯 耕傷稼,枯耘傷歲,政險失民;田穢稼惡,糴貴民飢,道有死人;寇盜并 起,上下乖窮离,鄰人相暴,對門相盜,禮義不修;牛馬相生,六畜作妖 ;臣下殺上,父子相疑,是謂人妖,是生于亂。”傳曰:“天地之災,隱 而廢也;萬物之怪,書不說也。無用之變,不急之災,棄而不治;若夫君 臣之義,父子之親,男女之別,切而不舍也。”詩曰:“如切如琢,如琢 如磨。” 孔子曰:“口欲味,心欲佚,教之以仁;心欲兵,身惡勞,教之以恭 ;好辯論而畏懼,教之以勇;目好色,耳好聲,教之以義。”易曰:“艮 其限,列銦插因厲熏心。”詩曰:“吁嗟女兮,無與士耽。”皆防邪禁佚 ,調和心志。 高牆丰上激下,未必崩也;降雨興,流潦至,則崩必先矣。草木根淺 ,未必撅也;飄風興,暴雨墜,則撅必先矣。君子居是邦也,不崇仁義, 尊賢臣,以理万物,未必亡也;一旦有非常之變,諸侯交爭,人趨車馳, 迫然禍至,乃始憂愁,干喉焦唇,仰天而嘆,庶几乎望其安也,不亦晚乎 !孔子曰:“不慎其前,而悔其后。”嗟乎!雖悔無及矣。詩曰:“掇其 泣矣,何嗟及矣。” 曾子曰:“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:一曰:無內疏而外親,二曰:身 不善而怨他人,三曰:患至而后呼天。”子貢曰:“何也?”曾子曰:“ 內疏而外親,不亦反乎!身不善而怨他人,不亦遠乎!患至而后呼天,不 亦晚乎!”詩曰:“菲第撠藈嚝伔狾L! 夫霜雪雨露、殺生万物者也,天無事焉,猶之貴天也。執法厭文,治 官治民者、有司也,君無事焉,猶之尊君也。夫辟土殖谷者、后稷也,決 江流河者,禹也,听獄執中者,皋陶也,然而圣后者,堯也。故有道以御 之,身雖無能也,必使能者為己用也;無道以御之,彼雖多能,猶將無益 于存亡矣。詩曰:“執轡如組,兩驂如舞。”貴能御也。 傳曰:孔子云:“美哉!顏無父之御也。馬知后有輿而輕之,知上有 人而愛之,馬親其正,而愛其事,如使馬能言,彼將必曰:‘樂哉!今日 之騶也。’至于顏淪少衰矣,馬知后有輿而輕之,知上有人而敬之,馬親 其正,而敬其事,如使馬能言,彼將必曰:‘騶來!其人之使我也。’至 于顏夷而衰矣,馬知后有輿而重之,知上有人而畏之,馬親其正,而畏其 事,如使馬能言,彼將必曰:‘騶來!騶來!女不騶,彼將殺女。”故御 馬有法矣,御民有道矣,法得則馬和而歡,道得則民安而集。詩曰:‘執 轡如組,兩驂如舞。’馱尿蚺。” 顏淵侍坐魯定公于台,東野畢御馬于台下。定公曰:“善哉!東野畢 之御也。”顏淵曰:“善則善矣!其馬將佚矣。”定公不說,以告左右曰 :“聞君子不譖人,君子亦譖人乎?”顏淵退,俄而、廄人以東野畢馬佚 聞矣。定公揭席而起,曰:“趣駕召顏淵。”顏淵至,定公曰:“鄉寡人 曰:‘善哉!東野畢之御也。’吾子曰:‘善則善矣!然則馬將佚矣。’ 不識吾子以何知之?”顏淵曰:“臣以政知之。昔者舜工于使人,造父工 于使馬,舜不窮其民,造父不极其馬,是以舜無佚民,造父無佚馬。今東 野畢之上車執轡,御体正矣,周旋步驟,朝禮畢矣,歷險致遠,馬力殫矣 ,然猶策之不已,所以知佚也。”定公曰:“善。可少進。”顏淵曰:“ 獸窮則嚙,鳥窮則啄,人窮則詐。自古及今,窮其下能不危者,未之有也 。詩曰:‘執轡如組,兩驂如舞。’善御之謂也。”定公曰:“寡人之過 矣。” 崔杼s庄公,合士大夫盟,盟者皆脫劍而入,言不疾,措血至者死, 所殺者十余人,次及晏子,奉杯血,仰天而嘆曰:“惡乎!崔杼將為無道 ,而殺其君。”于是盟者皆視之。崔杼謂晏子曰:“子与我,吾將与子分 國;子不与,我殺子。直兵將推之,曲兵將鉤之。吾愿子之圖之也。”晏 子曰:“留以利而倍其君,非仁也;劫以刃而失其志者、非勇也。詩曰: ‘莫莫葛?,延于條枚。愷悌君子,求福不回。’嬰其可回矣!直兵推之, 曲兵鉤之,嬰不之革也。”崔杼曰:“舍晏子。”晏子起而出,授綏而乘 ,其仆馳,晏子撫其手曰:“麋鹿在山林,其命在庖廚。命有所懸,安在 疾驅。”安行成節,然后去之。詩曰:“羔裘如濡,恂直且侯;彼已之子 ,舍命不偷。”晏子之謂也。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,其為人也,公而好直,王使為理。于是道有殺人 者,石奢追之,則父也,還返于廷,曰:“殺人者,臣之父也。以父成政 ,非孝也;不行君法,非忠也;弛罪廢法,而伏其辜,臣之所守也。”遂 伏斧噳,曰:“命在君。”君曰:“追而不及,庸有罪乎?子其治事矣。 ”石奢曰:“不然。不私其父,非孝也;不行君法、非忠也;以死罪生、 不廉也。君欲赦之,上之惠也;臣不能失法,下之義也。”遂不去榥噳, 刎頸而死乎廷。君子聞之曰:“貞夫法哉!石先生乎!”孔子曰:“子為 父隱,父為子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詩曰:“彼已之子,邦之司直。”石先 生之謂也。 外寬而內直,自設于隱括之中,直己不直人,善廢而不悒悒,蘧伯玉 之行也。故為人父者,則愿以為子,為人子者,則愿以為父,為人君者、 則愿以為臣,為人臣者,則愿以為君。名昭諸侯,天下愿焉。詩曰:“彼 已之子,邦之彥兮。”此君子之行也。 傳曰:孔子遭齊程本子于郯之間,傾蓋而語,終日,有間,顧子路曰 :“由,東帛十匹,以贈先生。”子路不對,有間,又顧曰:“東帛十匹 ,以贈先生。”子路率爾而對曰:“昔者、由也聞之于夫子,士不中道相 見,女無媒而嫁者、君子不行也。”孔子曰:“夫詩不云乎!野有蔓草, 零露`兮。有美一人,清揚婉兮。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且夫齊程本子, 天下之賢士也,吾于是不贈,終身不之見也。大德不菖閑,小德出入可也 。” 君子有主善之心,而無胜人之色;德足以君天下,而無驕肆之容;行 足以及后世,而不以一言非人之不善。故曰:君子盛德而卑,虛己以受人 ,旁行不流,應物而不窮,雖在下位,民愿戴之,雖欲無尊,得乎哉!詩 曰:“彼己之子,美如英,美如英,殊异乎公行。” 君子易和而難狎也,易懼而不可劫也,畏患而不避義死,好利而不為 所非,交親而不比,言辯而不亂。蕩蕩乎!其易不可失也,慨乎!其廉而 不劌也,溫乎!其仁厚之光大也,超乎!其有以殊于世也。詩曰:“美如 玉,美如玉,殊异乎公族。” 商容嘗執羽鑰,馮于馬徒,欲以伐紂而不能,遂去,伏于太行。及武 王克殷,立為天子,欲以為三公。商容辭曰:“吾常馮于馬徒,欲以伐紂 而不能,愚也;不爭而隱,無勇也;愚且無勇,不足以備乎三公。”遂固 辭不受命。君子聞之曰:“商容可謂內省而不誣能矣!君子哉!去素餐遠 矣!”詩曰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商先生之謂也。 晉文侯使李离為大理,過听殺人,自拘于廷,請死于君。君曰:“官 有貴賤,罰有輕重,下吏有罪,非子之罪也。”李离對曰:“臣居官為長 ,不与下吏讓位;受爵為多,不與下吏分利。今過听殺人,而下吏蒙其死 ,非所聞也。不受命。”君曰:“自以為罪,則寡人亦有罪矣。”李离曰 :“法失則刑,刑失則死。君以臣為能听微決疑,故使臣為理。今過听殺 人之罪,罪當死。”君曰:“棄位委官,伏法亡國,非所望也。趣去,無 憂寡人之心。”李离對曰:“政亂國危,君之憂也;軍敗卒亂,將之憂也 。夫無能以事君,行以臨官,是無功不公食祿也。臣不能以虛自誣。”遂 伏劍而死。君子聞之曰:“忠矣乎!”詩曰:“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 李先生之謂也。 楚狂接輿躬耕以食。其妻之市,未返,楚王使使者賚金百鎰,造門曰 :“大王使臣奉金百鎰,愿請先生治河南。”接輿笑而不應,使者遂不得 辭而去。妻從市而來曰:“先生少而為義,豈將老而遺之哉!門外車軼, 何其深也!”接輿曰:“今者、王使使者賚金百鎰,欲使我治河南。”其 妻曰:“豈許之乎?”曰:“未也。”妻曰:“君使不從,非忠也;從之 ,是遺義也。不如去之。”乃夫負釜甑,妻戴經器,變易姓字,莫知其所 之。論語曰: “色斯舉矣,翔而后集。”接輿之妻是也。詩曰:“逝將去汝,适彼樂土 ;樂土樂土,爰得我所。” 昔者桀為酒池糟堤,縱靡靡之樂,而牛飲者三千,群臣皆相持而歌, “江水沛兮!舟楫敗兮!我王廢兮!趣歸于亳,亳亦大兮!”又曰:“樂 兮樂兮!四壯驕兮!六轡沃兮!去不善兮善,何不樂兮!”伊尹知大命之 將去,舉觴造桀曰:“君王不听臣言,大命去矣,亡無日矣。”桀相然而 \,盍然而笑曰:“子又妖言矣。吾有天下,猶天之有日也,日有亡乎? 日亡,吾亦亡也。”于是伊尹接履而趨,遂适于湯,湯以為相。可謂适彼 樂土,爰得其所矣。詩曰:“逝將去汝,适彼樂土;樂土樂土,爰得我所 。” 伊尹去夏入殷,田饒去魯适燕,介之推去晉入山。田饒事魯哀公而不 見察,田饒謂哀公曰:“臣將去君,黃鵠舉矣。”哀公曰:“何謂也?” 曰:“君獨不見夫雞乎!首戴冠者,文也,足搏距者,武也,敵在前敢斗 者、勇也,得食相告,仁也,守夜不失時,信也。雞有此五德,君猶日瀹 而食之者,何也?則以其所從來者近也。夫黃鵠一舉千里,止君園池,食 君魚鱉,啄君黍粱,無此五者,君猶貴之,以其所從來者遠矣。臣將去君 ,黃鵠舉矣!”哀公曰:“止。吾將書子言也。”田饒曰:“臣聞:食其 食者,不毀其器;陰其樹者,不折其枝。有臣不用,何書其言?”遂去, 之燕。燕立以為相,三年,燕政大平,國無盜賊。哀公喟然太息,為之辟 寢三月,減損上服。曰:“不慎其前,而悔其后,何可复得。”詩云:“ 逝將去汝,适彼樂國;樂國樂國,爰得我直。” 子賤治單父,彈鳴琴,身不下堂,而單父治。巫馬期以星出,以星入 ,日夜不處,以身親之,而單父亦治。巫馬期問于子賤,子賤曰:“我任 人,子任力。任人者佚,任力者勞。”人謂子賤,則君子矣,佚四肢,全 耳目,平心气,而百官理,任其數而已。巫馬期則不然,乎然事惟,勞力 教詔,雖治,猶未至也。詩曰:“子有衣裳,弗曳弗婁;子有車馬,弗馳 弗驅。” 子路曰:“士不能勤苦,不能輕死亡,不能恬貧窮,而曰我行義,吾 不信也。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廷,七日七夜,哭不絕聲,是以存楚,不能勤 苦,焉得行此!比干且死,而諫愈忠;伯夷叔齊餓于首陽,而志益彰;不 輕死亡,焉能行此。曾子褐衣緒,未嘗完也,米之食,未嘗飽也;義不之 合,則辭上卿,不恬貧窮,焉能行此!夫士欲立身行道,無顧難易,然后 能行之;欲行義白名,無顧利害,然后能行之。”詩曰:“彼己之子,碩 大且篤。”良非篤修身行之君子,其孰能与之哉! 子路与巫馬期薪于韞丘之下,陳之富人有虞師氏者,脂車百乘,觴于 韞丘之上。子路与巫馬期曰:“使子無忘子之所知,亦無進子之所能,得 此富,終身無复見夫子,子為之乎?”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,熽然投潪于 地,曰:“吾嘗聞之夫子,勇士不忘喪其元,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。子不 知予与?試予与?意者、其志与?”子路心慚,故負薪先歸。孔子曰:“ 由來,何為偕出而先返也?”子路曰:“向也,由与巫馬期薪于韞丘之下 ,陳之富人有處師氏者,脂車百乘,觴于韞丘之上,由謂巫馬期曰:‘使 子無忘子之所知,亦無進子之所能,得此富,終身無复見夫子,子為之乎 ?’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,熽然投潪于地,曰:‘吾嘗聞夫子:勇士不忘 喪其元,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。子不知予与?試予与?意者,其志与?’ 由也心慚,故先負薪歸。”孔子援琴而彈:“詩曰:‘肅肅鴇羽,集于苞 栩。王事靡崢,不能稷黍。父母何怙?悠悠蒼天,曷其有所?’予道不行 邪,使汝愿者。” 孔子曰:“士有五:有鴯笳擼燦屑腋緩裾擼燦凶視潞氛擼燦行鬧腔菡 擼燦忻裁籃者。有鴯笳擼膊灰園疵襉幸謇恚捕匆員健腋緩裾擼膊灰哉袂罹 炔蛔悖捕匆猿廾無度。資勇悍者,不以衛上攻戰,而反以侵陵私斗。心智 惠者,不以端計數,而反以事奸飾詐。貌美好者,不以統朝蒞民,而反以 蠱女從欲。此五者,所謂士失其美質者也。詩曰:“溫其如玉,在其板屋 ,亂我心曲。” 上之人所遇,色為先,聲音次之,事行為后。故望而宜為人君者、容 也,近而可信者、色也,發而安中者、言也,久而可觀者、行也。故君子 容色,天下儀象而望之,不假言而知為人君者。詩曰:“顏如渥丹,其君 也哉!” 子夏讀詩已畢。夫子問曰:“爾亦何大于詩矣?”子夏對曰:“詩之 于事也,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,燎燎乎如星辰之錯行,上有堯舜之道,下 有三王之義,弟子不敢忘,雖居蓬戶之中,彈琴以詠先王之風,有人亦樂 之,無人亦樂之,亦可發憤忘食矣。詩曰:‘衡門之下,可以栖遲;泌之 洋洋,可以樂飢。’”夫子造然變容,曰:“嘻!吾子始可以言詩已矣, 然子以見其表,未見其里。”顏淵曰:“其表已見,其里又何有哉?”孔 子曰:“窺其門,不入其中,安知其奧藏之所在乎!然藏又非難也。丘嘗 悉心盡志,已入其中,前有高岸,后有深谷,冷冷然如此既立而已矣,不 能見其里,未謂精微者也。” 傳曰:國無道,則飄風厲疾,暴雨折木,陰陽錯氛,夏寒冬溫,春熱 秋榮,日月無光,星辰錯行,民多疾病,國多不祥,群生不壽,而五谷不 登。當成周之時,陰陽調,寒暑平,群生遂,万物宁,故曰:其風治,其 樂連,其驅馬舒,其民依依,其行遲遲,其意好好,詩曰:“匪風發兮, 匪車偈兮。顧瞻周道,中心怛兮。” 夫治气養心之術:血气剛強,則務之以調和;智慮潛深,則一之以易 諒;勇毅強果,則輔之以道術;齊給便捷,則安之以靜退;卑攝貪利,則 抗之以高志;容眾好散,則劫之以師友;怠慢檡蒼恐匆曰鱸鄭蒼竿穸隧 蒼蚝現匆岳窶幀倉紋鬧詞材熬隊衫瘢材优得師,莫慎一好。好一則博,博 則精,精則神,神則化,是以君子務結心乎一也。詩曰:“淑人君子,其 儀一兮,其儀一兮,心如結兮。” 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成行。家有千金之玉,不知治,猶之貧 也;良工宰之,則富及子孫。君子謀之,則為國用。故動則安百姓,議則 延民命。詩曰:“淑人君子,正是國人;正是國人,胡不万年。” 嫁女之家,三夜不息燭,思相离也。取婦之家,三日不舉樂,思嗣親 也。是故婚禮不賀,人之序也。三月而廟見,稱來婦也。厥明見舅姑,舅 姑降于西階,婦升自阼階,授之室也。憂思三日,不殺三月,孝子之情也 。故禮者、因人情為文。詩曰:“親結其縭,九十其儀。”言多儀也。 原天命,治心術,理好惡,适情性,而治道畢矣。原天命則不惑禍福 ,不惑禍福則動靜修。治心術則不妄喜怒,不妄喜怒則賞罰不阿。理好惡 則不貪無用,不貪無用則不害物性。适情性則不過欲,不過欲則養性知足 。四者不求于外,不假于人,反諸已而存矣。夫人者、說人者也,形而為 仁義,動而為法則。詩曰:“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。”
卷三 傳曰:昔者、舜甑盆無膻,而下不以余獲罪;飯乎土簋,啜乎土型, 而農不以力獲罪;衣而領,而女不以巧獲罪;法下易由,事寡易為功,而 民不以政獲罪。故大道多容,大德多下,圣人寡為,故用物常壯也。傳曰 :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。詩曰:“政有夷之行,子孫保之。”忠易為禮, 誠易為辭,賢人易為民,工巧易為材。詩曰:“政有夷之行,子孫保之。 ” 有殷之時,谷生湯之廷,三日而大拱。湯問伊尹曰:“何物也?”對 曰:“谷樹也。”湯問:“何為而生于此?”伊尹曰:“谷之出澤,野物 也,今生天子之庭,殆不吉也。”湯曰:“奈何?”伊尹曰:“臣聞:妖 者、禍之先,祥者、福之先。見妖而為善,則禍不至,見祥而為不善,則 福不臻””湯乃齋戒靜處,夙興夜寐,吊死問疾,赦過賑窮,七日而谷亡 ,妖孽不見,國家昌。詩曰:“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。” 昔者、周文王之時,蒞國八年,夏六月,文王寢疾,五日而地動,東 西南北不出國郊。有司皆曰:“臣聞:地之動,為人主也。今者、君王寢 疾,五日而地動,四面不出國郊,群臣皆恐,請移之。”文王曰:“奈何 其移之也?”對曰:“興事動眾,以增國城,其可移之乎!”文王曰:“ 不可。夫天之道見妖,是以罰有罪也,我必有罪,故此罰我也。今又專興 事動眾,以增國城,是重吾罪也,不可以之。昌也請改行重善移之,其可 以免乎!”于是遂謹其禮節硬皮革,以交諸侯;飾其辭令幣帛,以禮俊士 ;頒其爵列等級田疇,以賞有功。遂與群臣行此,無幾何而疾止。文王即 位八年而地動,之后四十三年,凡蒞國五十一年而終,此文王之所以踐妖 也。詩曰:“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。” 王者之論德也,而不尊無功,不官無德,不誅無罪。朝無幸位,民無 幸生。故上賢使能,而等級不菖;折暴禁悍,而刑罰不過。百姓曉然皆知 夫為善于家,取賞于朝也;為不善于幽,而蒙刑于顯。夫是之謂定論,是 王者之德。詩曰: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” 傳曰:以從俗為善,以貨財為寶,以養性為己為道,是民德也,未及 于士也。行法而志堅,不以私欲害其所聞,是勁士也,未及于君子也。行 法而志堅,好修其所聞,以矯其情;言行多當,未安諭也;知慮多當,未 周密也;上則能大其所隆也,下則能開道不若己者,是篤厚君子,未及圣 人也。若夫百王之法,若別白黑;應當世之變,若數三綱;行禮要節,若 運四支;因化之功,若推四時;天下得序,群物安居,是圣人也。詩曰: 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” 魏文侯欲置相,召李克問曰:“寡人欲置相,非翟黃則魏成子,愿卜 之于先生。”李克避席而辭曰:“臣聞之;卑不謀,疏不間親。臣外居高 者也,不敢當命。”文侯曰:“先生臨事勿讓。”李克曰:“夫觀士也, 居則視其所親,富則視其所與,達則視其所舉,窮則視其所不為,貧則視 其所不取。此五者足以觀矣。”文侯曰:“請先生就舍,寡人之相定矣。 ”李克出,遇翟黃,曰:“今日聞君召先生而卜相,果誰為之?”李克曰 :“魏成子為之。”翟黃悖然作色,曰:“吾何負于魏成子!西河之守, 吾所進也;君以鄴為憂,吾進西門豹,君欲伐中山,吾進樂羊;中山既拔 ,無守之者,吾進先生;君欲置太子傅,吾進趙蒼。皆有成功就事,吾何 負于魏成子!”克曰:“子之言克于子之君也,豈比周以求大官哉!君問 置相,非成則黃,二子何如?臣對曰:君不察故也。居則視其所親,富則 視其所与,達則視其所舉,窮則視其所不為,貧則視其所不取。五者以定 矣,何待克哉!是以知魏成子為相也。且子焉得与魏成子比!魏成子食祿 日千鐘,什一在內,以聘約天下之士,是以得卜子夏,田子方,段干木, 此三人,君皆師友之,子之所進皆臣之,子焉得与魏成子比乎!”翟黃逡 巡再拜曰:“鄙人固陋,失對于夫子。”詩曰: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 ” 成侯嗣公,聚a計數之君也,未及取民也;子產取民也,未及為政也 ;管仲為政也,未及修禮。故修禮者王,為政者強,取民者安,聚者亡。 故合聚之以招谷,積財以肥敵,危身亡國之道也,明君不蹈也。將修禮以 齊朝,正法以齊官,平政以齊下,然后節奏齊乎朝,法則度量正乎官,忠 信愛刑平乎下。如是,百姓愛之如父母,畏之如神明。是以德澤洋乎海內 ,福祉歸乎王公。詩曰:“降福簡簡,威儀反反,既醉既飽,福祿來反。 ” 楚庄王寢疾,卜之,曰:“河為崇。”大夫曰:“請用牲。”庄王曰 :“止。古者、圣王制祭不過望,濉漳江漢,楚之望也,寡人雖不德,河 非所獲罪也。”遂不祭,三日而疾有瘳。孔子聞之,曰:“楚庄王之霸, 其有方矣,制節守職,反身不貳,其霸不亦宜乎!”詩曰:“嗟嗟保介! ”庄王之謂也。 人主之疾,十有二發,非有賢醫,莫能治也。何謂十二發?痿、蹶、 逆、脹、滿、支、膈、盲、煩、喘、痹、風,此之曰十二發。賢醫治之何 ?曰:省事輕刑,則痿不作;無使小民飢寒,則蹶不作;無令財貨上流, 則逆不作;無令倉廩積腐,則脹不作;無使府庫充實,則滿不作;無使群 臣縱恣,則支不作;無使下情不上通,則隔不作;上材恤下,則肓不作; 法令奉行,則煩不作;無使下怨,則喘不作;無使賢伏匿,則痹不作;無 使百姓歌吟誹謗,則風不作。夫重臣群下者,人主之心腹支体也,心腹支 体無疾,則人主無疾矣,故非有賢醫,莫能治也。人皆有此十二疾,而不 用賢醫,則國非其國也。詩曰:“多將儢豢刪藥。”終亦必亡而已矣。故 賢醫用,則眾庶無疾,況人主乎! 傳曰:太平之時,無、跛、眇、鰜叭濉鄱蹋哺覆豢拮櫻殘植豢薜埽駁 牢襁負之遺育,然各以序終者,賢醫之用也。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無他焉 ,用賢而已矣。詩曰:“有瞽有瞽,在周之庭。”紂之遺民也。 傳曰:“喪祭之禮廢,則臣子之恩薄,臣子之恩薄,則背死亡生者眾 。”小雅曰:“子子孫孫,勿替引之。” 人事倫,則順于鬼神;順于鬼神,則降福孔皆。詩曰:“以享以祀, 以介景福。” 武王伐紂,到于邢丘,J折為三,天雨,三日不休。武王心懼,召太 公而問曰:“意者,紂未可伐乎?”太公對曰:“不然。因折為三者,軍 當分為三也。天雨、三日不休,欲洒吾兵也。”武王曰:“然何若矣?” 太公曰:“愛其人,及屋上烏;惡其人者,憎其骨余。咸劉厥敵,靡使有 余。”武王曰:“于戲!天下未定也!”周公趨而進曰:“不然。使各度 其宅,而佃其田,無獲舊新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”武王曰:“于戲! 天下已定矣。”乃修武勒兵于宁,更名邢丘曰怀,宁曰修武,行克紂于牧 之野。詩曰:“牧野洋洋,檀車皇皇,駟矄彭彭,維師尚父,時維鷹揚, 涼彼武王,肆伐大商,會朝清明。”既反商,及下車,封黃帝之后于蒯, 封帝堯之后于祝,封舜之后于陳。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,封殷之后于 宋,封比干之墓,釋箕子之囚,表商容之閭。濟河而西,馬放華山之陽, 示不复乘;牛放桃林之野,示不复服也;車甲而藏之于府庫,示不复用也 。于是廢軍而郊射,左射狸首,右射騶虞,然后天下知武王不复用兵也。 祀乎明堂,而民知孝;朝覲,然后諸侯知以敬;坐三老于大學,天子執醬 而饋,執爵而嘄,所以教諸侯之悌也。此四者,天下之大教也。夫武之久 ,不亦宜乎!詩曰:“胜殷遏劉,耆定爾功。”言伐紂而殷亡武也。 孟嘗君請學于閔子;使車往迎閔子。閔子曰:“禮有來學,而無往教 。致師而學,不能學;往教,則不能化君也。君所謂不能學者也,臣所謂 不能化者也。”于是孟嘗君曰:“敬聞命矣。”明日、衣請受業。詩曰: “日就月將。” 劍雖利,不厲不斷;材雖美,不學不高。雖有旨酒嘉怀膊恢捌渲跡凰 漵猩頻潰不學,不達其功。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不究。不足,故自 愧而勉,不究、故盡師而熟。由此觀之,則教學相長也。子夏問詩,學一 以知二,孔子曰:“起予者,商也,始可与言詩已矣。”孔子賢乎英杰, 而圣德備,弟子被光景而德彰。詩曰:“日就月將。” 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;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故太學之 禮,雖詔于天子,無北面,尊師尚道也。故不言而信,不怒而威,師之謂 也。詩曰:“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” 傳曰:宋大水。魯人吊之曰:“天降淫雨,害于粢盛,延及君地,以 憂執政,使臣敬吊。”宋人應之,曰:“寡人不仁,齋戒不修,使民不時 ,天加以災,又遺君憂,拜命之辱。”孔子聞之,曰:“宋國其庶几矣。 ”弟子曰:“何謂?”孔子曰:“昔桀紂不任其過,其亡也忽焉。成湯文 王知任其過,其興也勃焉。過而改之,是不過也。”宋人聞之,乃夙興夜 寐,吊死問疾,戮力宇內,三歲,年丰政平。鄉使宋人不聞孔子之言,則 年谷未丰,而國家未宁。詩曰:“佛時仔肩,示我顯德行。” 齊桓公設庭燎,為便人欲造見者,幾年而士不至。于是東野有以九九 見者,桓公使戲之曰:“九九足以見乎?”鄙人曰:“臣聞君設庭燎以待 士,期年而士不至。夫士之所以不至者,君、天下之賢君也,四方之士皆 自以不及君,故不至也。夫九九、薄能耳,而君猶禮之,況賢于九九者乎 !夫太山不讓礫石,江海不辭小流,所以成其大也。詩曰:‘先民有言, 詢于芻蕘。’博謀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。”乃固禮之。四月,四方之士相 導而至矣。詩曰:“自堂徂基,自羊徂牛。”以小成大。 太平之時,民行役者不菖時,男女不失時以偶。孝子不失時以養;外 無曠夫,內無怨女;上無不慈之父,下無不孝之子;父子相成,夫婦相保 ;天下和平,國家安宁;人事備乎下,天道應乎上。故天不變經,地不易 形,日月昭明,列宿有常;天施地化,陰陽和合;動以雷電,潤以風雨, 節以山川,均其寒暑,万民育生,各得其所,而制國用。故國有所安,地 有所主,圣人刳木為舟,剡木為W,以通四方之物,使澤人足乎水,山人 足乎魚,余衍之財有所流。故丰膏不獨樂,磽确不獨苦,雖遭凶年飢歲, 禹湯之水旱,而民無凍餓之色。故生不乏用,死不轉尸,夫是之謂樂。詩 曰:“于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” 能制天下,必能養其民也;能養其民者,為自養也。飲食适乎藏,滋 味适乎气,勞佚适乎筋骨,寒暖适乎肌膚;然后气藏平,心術治,思慮得 ,喜怒時,起居而游樂,事時而用足,夫是之謂能自養者也。故圣人不淫 佚侈靡者,非鄙夫色而愛財用也,養有适,過則不樂,故不為也。是以夏 不數浴,非愛水也;冬不頻湯,非愛火也;不高台榭,非無土木也;不大 鐘鼎,非無金錫也;不沈于酒,不貪于色,非辟丑也;直行情性之所安而 制度,可以為天下法矣。故用不靡財,足以養其生,而天下稱其仁也;養 不害性,足以成教,而天下稱其義也;适情辟余,不求非其有,而天下稱 其廉也;行成不可掩,息刑不可犯,執一道而輕万物,天下稱其勇也。四 行在乎民,居則婉愉,怒則胜敵;故審其所以養,而治道具矣;治道具, 而遠近畜矣。詩曰:“于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”言相養者之至于晦也。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,一國人獻魚而不受。其弟諫曰:“嗜魚不受,何 也?”曰:“夫欲嗜魚,故不受也。受魚而免于相,則不能自給魚;無受 而不免于相,長自給于魚。”此明于魚為己者也。故老子曰:“后其身而 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乎?故能成其私。”詩曰:“思無邪。 ”此之謂也。 傳曰:魯有父子訟者、康子欲殺。孔子曰:“未可殺也。夫民父子訟 之為不義久矣,是則上失其道,上有道,是人亡矣。”訟者聞之,請無訟 。康子曰:“治民以孝,殺一不義,以J不孝,不亦可乎?”孔子曰:“ 否。不教而听其獄,殺不辜也;三軍大敗,不可誅也;獄讞不治,不可刑 也。上陳之教,而先服之,則百姓從風矣;邪行不從,然后俟之以刑,則 民知罪矣。夫一仞之牆,民不能菖,百仞之山,童子登游焉,凌遲故也。 今其仁義之陵遲久矣,能謂民無菖乎?詩曰:‘俾民不迷。’昔之君子道 其百姓不使迷,是以威厲而刑措不用也。故形其仁義,謹其教道,使民目 晰焉而見之,使民耳晰焉而聞之,使民心晰焉而知之,則道不迷,而民志 不惑矣。詩曰:‘示我顯德行。’故道義不易,民不由也;禮樂不明,民 不見也。詩曰:‘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。’言其易也。‘君子所履,小人 所視。’言其明也。‘涎言顧之,潸焉出涕。’哀其不聞禮教而就刑誅也 。夫散其本教,而施之刑辟,猶決其牢,而發以毒矢也,不亦哀乎!故曰 :未可殺也。昔者、先王使民以禮,譬之如御也,刑者,鞭策也,今猶無 轡銜而鞭策以御也,欲馬之進,則策其后,欲馬之退,則策其前,御者以 勞,而馬亦多傷矣。今猶此也,上憂勞而民多罹刑。詩曰:‘人而無禮, 胡不遄死!’為上無禮,則不免乎患;為下無禮,則不免乎刑;上下無禮 ,胡不遄死!”康子避席再拜曰:“仆雖不敏,請承此語矣。”孔子退朝 ,門人子路難曰:“父子訟、道邪?”孔子曰:“非也。”子路曰:“然 則夫子胡為君子而免之也?”孔子曰:“不戒責成,害也,慢令致期,暴 也,不教而誅、賊也。君子為政,避此三者。且詩曰:‘載色載笑,匪怒 伊教。’” 當舜之時,有苗不服,其不服者,衡山在南,岐山在北,左洞庭之波 ,右彭澤之水,由此險也。以其不服,禹請伐之,而舜不許,曰:“吾喻 教猶未竭也。”久喻教,而有苗民請服。天下聞之,皆薄禹之義,而美舜 之德。詩曰:“載色載笑,匪怒伊教。”舜之謂也。問曰:“然則禹之德 不及舜乎?”曰:“非然也。禹之所以請伐者,欲彰舜之德也。故善則稱 君,過則稱己,臣下之義也。假使禹為君,舜為臣,亦如此而已矣。夫禹 可謂達乎為人臣之大体也。” 季孫氏之治魯也,眾殺人,而必當其罪;多罰人,而必當其過。子貢 曰:“暴哉!治乎!”季孫聞之,曰:“吾殺人,必當其罪;罰人,必當 其過。先生以為暴,何也?”子貢曰:“夫奚不若子產之治鄭,一年而負 罰之過省,二年而刑殺之罪亡,三年而庫無拘人。故民歸之,如水就下; 愛之、如孝子敬父母。子產病,將死,國人皆吁嗟,曰:‘誰可使代子產 死者乎?’及其不免死也,士大夫哭之于朝,商賈哭之于市,農夫哭之于 野。哭子產者皆如喪父母。今竊聞夫子疾之時,則國人喜,活則國人皆駭 。以死相賀,以生相恐,非暴而何哉!賜聞之:托法而治,謂之暴;不戒 致期,謂之虐;不教而誅,謂之賊;以身胜人,謂之責。責者失身,賊者 失臣,虐者失政,暴者失民。且賜聞:居上位,行此四者而不亡者,未之 有也。”于是季孫稽首謝曰:“謹聞命矣。”詩曰:“載色載笑,匪怒伊 教。” 問者曰:“夫智者何以樂于水也?”曰:“夫水者,緣理而行,不遺 小間,似有智者;動而下之,似有禮者;蹈深不疑,似有勇者;障防而清 ,似知命者;歷險致遠,卒成不毀,似有德者。天地以成,群物以生,國 家以宁,万事以平,品物以正。此智者所以樂于水也。”詩曰:“思樂泮 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。”樂水之謂也。 問者曰:“夫仁者何以樂于山也?”曰:“夫山者、万民之所瞻仰也 。草木生焉,万物植焉,飛鳥集焉,走獸休焉,四方益取与焉,出云道風 ,曊斕醇洹斕匾猿桑補乙宁。此仁者所以樂于山也。”詩曰:“太山岩岩 ,魯邦所瞻。”樂山之謂也。 傳曰:晉文公嘗約亡,反國,三行賞而不及陶叔狐。陶叔狐謂咎犯曰 :“吾從而亡,十有一年,顏色黯黑,手足胼胝。今反國,三行賞,而我 不與焉,君其忘我乎?其有大過乎?子試為我言之。”咎犯言之。文公曰 :“噫!我豈忘是子哉!高明至賢,志行全成,湛我以道,說我以仁,變 化我行,昭明我,使我為成人者,吾以為上賞。恭我以禮,防我以義,藩 援我,使我不為非者,吾以為次。勇猛強武,氣勢自御,難在前則處在, 難在后則處后,免我危難之中,吾以為次。然勞苦之士次之。詩曰:‘率 履不越,遂視既發。’今不內自訟過,不悅百姓,將何錫之哉!” 夫詐人者曰:“古今异情,其所以治亂异道。”而眾人皆愚而無知、 陋而無度者也,于其所見,猶可欺也,況乎千歲之后乎!彼詐人者、門庭 之間猶挾欺,而況乎千歲之上乎!然則圣人何以不可欺也?曰:圣人以己 度人者也。以心度心,以情度情,以類度類,古今一也。類不悖,雖久同 理,故性緣理而不迷也。夫五帝之前無傳人,非無賢人,久故也;五帝之 中無傳政,非無善改,久故也;虞夏有傳政,不如殷周之察也,非無善政 ,久故也。夫傳者久則愈略,近則愈詳,略則舉大,詳則舉細。故愚者聞 其大不知其細,聞其細不知其大,是以久而差。三王五帝,政之至也。詩 曰:“帝命不違,至于湯齊。”言古今一也。 舜生于諸馮,遷于負夏,卒于鳴條,東夷之人也。文王生于岐周,卒 于畢郢,西夷之人也。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,世之相后也,千有余歲, 然得志行乎中國,若合符節。孔子曰:“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”詩曰: “帝命不違,至于湯齊。” 孔子觀于周廟,有欹器焉。孔子問于守廟者曰:“此謂何器也?”對 曰:“此蓋為宥座之器。”孔子曰:“聞宥座器滿則覆,虛則欹,中則正 ,有之乎?”對曰:“然。”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,滿則覆,中則正,虛 則欹。孔子喟然而嘆曰:“嗚呼!惡有滿而不覆者哉!”子路曰:“敢問 持滿有道乎?”孔子曰:“持滿之道,抑而損之。”子路曰:“損之有道 乎?”孔子曰:“德行寬裕者、守之以恭;土地廣大者,守之以儉;祿位 尊盛者,守之以卑,人眾兵強者,守之以畏;聰明睿智者、守之以愚;博 聞強記者,守之以淺。夫是之謂抑而損之。”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 躋。” 周公踐天子之位,七年,布衣之士所贄而師者十人,所友見者十二人 ,窮巷白屋先見者四十九人,時進善者百人,教士千人,宮朝者万人。成 王封伯禽于魯,周公誡之曰:“往矣!子無以魯國驕士。吾、文王之子, 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于天下,亦不輕矣。然一沐三握 發,一飯三吐哺,猶恐失天下之士。吾聞德行寬裕,守之以恭者榮;土地 廣大,守之以儉者安;祿位尊盛,守之以卑者貴;人眾兵強,守之以畏者 胜;聰明睿智,守之以愚者善;博聞強記,守之以淺者智。夫此六者、皆 謙德也。夫貴為天子,富有四海,由此德也;不謙而失天下,亡其身者, 桀紂是也;可不慎歟!故易有一道,大足以守天下,中足以守其國家,近 足以守其身,謙之謂也。夫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 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是以衣成則必缺,宮成則必缺隅,屋成則必加 拙,示不成者、天道然也。易曰:‘謙、亨、君子有終、吉。’詩曰:‘ 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’誡之哉!其無以魯國驕士也。”傳曰:子路盛服 以見孔子。孔子曰:“由、疏疏者何也?昔者、江于汶,其始出也,不足 以濫觴;及其至乎江之津也,不方舟,不避風,不可渡也,非其眾川之多 歟!今汝衣服其盛,顏色充滿,天下有誰加汝哉!”子路趨出,改服而入 ,蓋揖如也。孔子曰:“由志之,吾語女;夫慎于言者不嘩,慎于行者不 伐。色知而有長者、小人也。故君子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言之要也 ;能之為能之,不能為不能,行之要也。言要則知,行要則仁,既知且仁 ,又何加哉!”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” 君子行不貴苟難,說不貴苟察,名不貴苟傳,惟其當之為貴。夫負石 而赴河,行之難為者也,而申徒狄能之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山 淵平,天地比,齊秦襲,入乎耳,出乎口,鉤有須,卵有毛,此說之難持 者也,而鄧s惠施能之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盜跖吟口,名聲若 日月,与舜禹俱傳而不息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故君子行不貴苟 難,說不貴苟察,名不貴苟傳,維其當之為貴。詩曰:“不競不亢,不剛 不柔。” 伯夷叔齊目不視惡色,耳不听惡聲;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;橫政 之所出,橫民之所止,弗忍居也;思与鄉人居,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。 故聞伯夷之風者、貪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至柳下惠則不然,不羞污君,不 辭小官;進不隱賢,必由其道;甋窮而不憫,遺佚而不怨;与鄉人居,愉 愉然不去也,雖袒裼裸裎于我側,彼安能浼我哉!故聞柳下惠之風,鄙夫 寬,薄夫厚。至乎孔子去魯,遲遲乎其行也,可以去而去,可以止而止, 去父母國之道也。伯夷、圣人之清者也,柳下惠、圣人之和者也,孔子、 圣人之中者也。詩曰:“不競不?,不剛不柔。”中庸和通之謂也。 王者之等賦正事,田野什一,關市譏而不征,山林澤梁,以時入而不 禁。相地而正壤,理道而致貢。万物群來,無有流滯,以相通移。近者不 隱其能,遠者不疾其勞。雖幽間僻陋之國,莫不趨使而安樂之。夫是之謂 王者之等賦正事。詩曰:“敷政优优,百祿是遒。” 孫卿与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之前。王曰:“敢問兵之要?”臨武君 曰:“夫之要義,上得天時,下得地利,后之發,先之至,此兵之要也。 ”孫卿曰:“不然。夫兵之要,在附親士民而已。六馬不和,造父不能以 致遠;弓矢不調,羿不能以中微;士民不親附,湯武不能以戰胜。由此觀 之,要在于附親士民而已矣。”臨武君曰:“不然。夫兵之用,變故也, 其所貴,謀詐也,善用之者,猶脫兔莫知其出;孫吳用之,無敵于天下。 由此觀之,豈待親士民而后可哉!”孫卿曰:“不然。君之所道者、諸侯 之兵、謀臣之事也;臣之所道者、仁人之兵,圣王之事也。彼可詐者,必 怠慢者也,君臣上下之際,突然有离德者也。夫以跖而詐桀,猶有工拙焉 。以桀詐堯,如以指撓沸,以卵投石,抱羽毛而赴烈火,入則饕玻太怚i 詐也!且夫暴國將孰焉與至哉?彼其与至者,必欺其民,民之親我也,芬 若椒蘭,歡如父子,彼顧其上,如毒蜂蠆之人哉,雖桀跖豈肯為其所至惡 ,賊其所至愛哉!是猶使人之子孫,自賊其父母也,彼則先覺其失,何可 詐哉!且仁人之兵,聚則成卒,散則成列,延居則若莫邪之長刃,嬰之者 斷,銳居則若莫邪之利鋒,當之者潰,圓居則若丘山之不可移也,方居則 若盤石之不可拔也,触之,摧角折節而退爾,夫何可詐也。詩曰:‘武王 載旆,有虔秉鉞;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曷。’此謂湯武之兵也。”孝成王 避席仰首曰:“寡人雖不敏,請依先生之兵也。” 受命之士,正衣冠而立,儼然,人望而信之;其次、聞其言而信之; 其次、見其行而信之;既見其行,而眾皆不信,斯下矣。詩曰:“慎与言 矣,謂爾不信。” 昔者、不出戶而知天下,不窺牖而見天道,非目能視乎千里之前,非 耳能聞乎千里之外,以己之情量之也。己惡飢寒焉,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 ;己惡勞苦焉,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;己惡衰乏焉,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 。知此三者、圣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。故君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夫 處飢渴,苦血气,困寒暑,動肌膚,此四者,民之大害也,害不除,未可 教御也。四体不掩,則鮮仁人;五藏空虛,則無立士。故先王之法,天子 親耕,后妃親蚕,先天下憂衣与食也。詩曰:“父母何嘗?心之憂矣,之 子無裳。”
卷四 紂作炮烙之刑。王子比干曰:“主暴不諫,非忠也;畏死不言,非勇 也。見過即諫,不用即死,忠之至也。”遂諫,三日不去朝,紂囚殺之。 詩曰:“昊天大憮,予慎無辜!” 桀為酒池,可以運舟:糟丘,足以望十里;而牛飲者三千人。關龍逢 進諫曰:“古之人君,身行禮義,愛民節財,故國安而身壽。今君用財若 無窮,殺人若恐弗胜,君若弗革,天殃必降,而誅必至矣。君其革之!” 立而不去朝。桀囚而殺之。君子聞之曰:“天之命矣!”詩曰:“昊天太 憮,予慎無辜!” 有大忠者,有次忠者,有下忠者,有國賊者。以道覆君而化之,是謂 大忠也;以德調君而輔之,是謂次忠也;以諫非君而怨之,是謂下忠也; 不恤乎公道之達義,偷合苟同,以持祿養者,是謂國賊也。若周公之于成 王,可謂大忠也;管仲之于桓公,可謂次忠也;子胥之于夫差,可謂下忠 也;曹触龍之于紂,可謂國賊也。皆人臣之所為也,吉凶賢不肖之效也。 詩曰:“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” 哀公問取人。孔子曰:“無取健,無取佞,無取口讒。健、驕也,佞 、諂也,讒、誕也。故弓調然后求勁焉,馬服然后求良焉,士信愨然后求 知焉,士不信焉,又多知,譬之豺狼,其難以身近也。周書曰:‘為虎傅 翼也。’不亦殆乎!”詩曰:‘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’言其不恭其職事 ,而病其主也。 齊桓公獨以管仲謀伐莒,而國人知之。桓公謂管仲曰:“寡人獨為仲 父言,而國人知之,何也?”管仲曰:“意若國中有圣人乎!今東郭牙安 在?”桓公顧曰:“在此。”管仲曰:“子有言乎?”東郭牙曰:“然。 ”管仲曰:“子何以知之?”曰:“臣聞君子有三色,是以知之。”管仲 曰:“何謂三色?”曰:“歡忻愛說,鐘鼓之色也;愁悴哀憂,衰之色也 ;猛厲充實,兵革之色也。是以知之。”管仲曰:“何以知其莒也?”對 曰:“君東南面而指,口張而不掩,舌舉而不下,是以知其莒也。”桓公 曰:“善。詩曰:‘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’”東郭先生曰:“目者、心 之符也,言者、行之指也。夫知者之于人也,未嘗求知而后能知也,觀容 貌,察氣志,定取舍,而人情畢矣。”詩曰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 今有堅甲利兵,不足以施敵破虜;弓良矢調,不足射遠中微,與無兵 等爾。有民不足強用嚴敵,与無民等爾。故盤石千里,不為有地;愚民百 万,不為有民。詩曰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 漿。” 傳曰:舜彈五弦之琴,以歌南風,而天下治。周平公酒不离于前,鐘 石不解于懸,而宇內亦治。匹夫百畝一室,不遑啟處,無所移之也。夫以 一人而兼听天下,其日有余而下治,是使人為之也。夫擅使人之權,而不 能制眾于下,則在位者,非其人也。詩曰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 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”言有位無其事也。 齊桓公伐山戎,其道過燕,燕君送之出境。桓公問管仲曰:“諸侯相 送,固出境乎?”管仲曰:“非天子不出境。”桓公曰:“然畏而失禮也 。寡人不可使燕失禮。”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。諸侯聞之,皆朝于齊 。詩曰:“靜恭爾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听之,介爾景福。” 韶用干戚,非至樂也;舜兼二女,非達禮也;封黃帝之子十九人,非 法義也;往田號泣,未盡命也。以人觀之則是也,以法量之則未也。禮曰 :“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”詩曰:“靜恭爾位,正直是与,神之听之, 式谷以女。” 禮者、治辯之极也,強國之本也,威行之道也,功名之統也,王公由 之,所以一天下也,不由之,所以隕社稷也。是故堅甲利兵,不足以為武 ;高城深池,不足以為固;嚴令繁刑,不足以為威;由其道則行,不由其 道則廢。昔楚人蛟革犀兕以為甲,堅如金石,宛如鉅蛇,慘若蜂蠆,輕利 剛疾,卒如飄風,然兵殆于垂沙,唐子死,庄軨走,楚分為三四者,此豈 無堅甲利兵也哉!所以統之非其道故也。汝淮以為險,江漢以為池,緣之 以方城,限之以鄧林,然秦師至于鄢郢舉,若振槁然,是豈無固塞限險也 哉!其所以統之者、非其道故也。紂殺比干,而囚箕子,為炮烙之刑,殺 戮無時,群下愁怨,皆莫冀其命,然周師至,令不行乎左右,而豈其無嚴 令繁刑也哉!其所以統之者、非其道故也。若夫明道而均分之,誠愛而時 使之,則下之應上,如影響矣;有不由命,然后俟之以刑,刑一人而天下 服,下不非其上,知罪在己也。是以刑罰競消,而威行如流者、無他,由 是道故也。詩曰:“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”如是則近者歌謳 之,遠者赴趨之,幽閑僻陋之國,莫不趨使而安樂之,若赤子之歸慈母者 、何也?仁刑義立,教誠愛深,禮樂交通故也。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 卒獲。” 君人者、以禮分施,均遍而不偏,臣以禮事君,忠順而不解,父寬惠 而有禮,子敬愛而致恭,兄慈愛而見友,弟敬 而不慢,夫照臨而有別, 妻柔順而听從,若夫行之而不中道,即恐懼而自竦。此全道也,偏立則亂 ,具立則治。請問兼能之奈何?曰審禮。昔者、先王審禮以惠天下,故德 及天地。動無不當。夫君子恭而不難,敬而不鞏,貧窮而不約,富貴而不 驕,應變而不窮,審之禮也。故君子于禮也,敬而安之;其于事也,經而 不失;其于人也,寬裕寡怨而弗阿;其于儀也,修飾而不危;其應變也, 齊給便捷而不累;其于百官伎藝之人也,不与爭能而致用其功;其于天地 万物也,不拂其所而謹裁其盛;其待上也,忠順而不解;其使下也,均遍 而不偏;其于交游也,緣類而有義;其于鄉曲也,容而不亂。是故窮則有 名,通則有功,仁義兼覆天下而不窮,明通天地、理万變而不疑,血气平 和,志意廣大,行義塞天地,仁知之极也,夫是謂先王審之禮也。若是、 則老者安之,少者怀之,朋友信之,如赤子之歸慈母也。曰:仁刑義立, 教誠愛深,禮樂交通故也。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卒獲。” 晏子聘魯,上堂則趨,授玉則跪。子貢怪之,問孔子曰:“晏子知禮 乎?今者晏子來聘魯,上堂則趨,授玉則跪,何也?”孔子曰:“其有方 矣。待其見我,我將問焉。”俄而晏子至,孔子問之。晏子對曰:“夫上 堂之禮,君行一,臣行二。今君行疾,臣敢不趨乎!今君之授幣也卑,臣 敢不跪乎!”孔子曰:“善。禮中又有禮。賜、寡使也,何足以識禮也! ”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卒獲。”晏子之謂也。 古者八家而井田。方里為一井,廣三百步,長三百步,為一里,其田 九百畝。廣一步、長百步,為一畝;廣百步,長百步,為百畝。八家為鄰 ,家得百畝,余夫各得二十五畝,家為公田十畝,余二十畝共為廬舍,各 得二畝半。八家相保,出入更守,疾病相憂,患難相救,有無相貸,飲食 相召,嫁娶相謀,漁獵分得,仁恩施行,是以其民和親而相好。詩曰:“ 中田有廬,疆場有瓜。”今或不然,令民相伍,有罪相伺,有刑相舉,使 构造怨仇,而民相殘,傷和睦之心,賊仁恩,害士化,所和者寡,欲敗者 多,于仁道泯焉。詩曰:“其何能淑,載胥及溺。” 天子不言多少,諸侯不言利害,大夫不言得喪,士不言通財貨,不賈 于道。故駟馬之家,不持雞豚之息,伐冰之家,不圖牛馬之入,千乘之君 ,不通貨財,冢卿不修幣施,大夫不為場圃,委積之臣,不貪市井之利。 是以貧窮有所歡,而孤寡有所措手足也。詩曰:“彼有遺秉,此有滯穗, 伊寡婦之利。” 人主欲得善射及遠中微,則懸貴爵重賞以招致之,內不阿子弟,外不 隱遠人,能中是者取之,是豈不謂之大道也哉!雖圣人弗能易也。今欲治 國馭民,調一上下,將內以固城,外以拒難,治則制人,人弗能制,亂則 危削滅亡可立待也。然而求卿相輔佐,獨不如是之公,惟便僻比己之是用 ,豈不謂過乎!故有社稷,莫不欲安,俄則危矣,莫不欲存,俄則亡矣。 古之國千余,今無數十,其故何也?莫不失于是也。故明主有私人以百金 名珠玉,而無私以官職事業者,何也?曰:本不利所私也。彼不能而主使 之,是主也;臣不能而為之,是詐臣也。主于上,臣詐于下,滅亡無日矣 ,俱害之道也。故惟明主能愛其所愛,主則必危其所愛。夫文王非無便之 辟親己者,超然乃舉太公于舟人而用之,豈私之哉!以為親邪?則异族之 人也;以為故耶?則未嘗相識也;以為姣好耶?則太公年七十二,焉然而 齒墮矣!然而用之者,文王欲立貴道,欲白貴名,兼制天下,以惠中國, 而不可以獨,故舉是人而用之,貴道果立,貴名果白,兼制天下,立國七 十一,姬姓獨居五十二,周之子孫苟不狂惑,莫不為天下顯諸侯,夫是之 謂能愛其所愛矣。故惟明主能愛其所愛,其主必危其所愛,此之謂也。大 雅曰:“貽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小雅曰:“死喪無日,無幾相見。”危 其所愛之謂也。 問者不告,告者勿問,有諍气者勿与論。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,非其 道則避之。故禮恭然后可與言道之方,辭順然后可与言道之理,色從然后 可與言道之极。故未可与言而言,謂之瞽,可與言而不与言,謂之隱,君 子不瞽,言謹其序。詩曰:“彼交匪紓,天子所予。”言必交吾志然后予 。 子為親隱,義不得正;君誅不義,仁不得受。雖違仁害義,法在其中 矣。詩曰:“优哉游哉!亦是戾矣。” 齊桓公問于管仲曰:“王者何貴?”曰:“貴天。”桓公仰而視天。 管仲曰:“所謂天,非蒼莽之天也。王者以百姓為天,百姓与之則安,輔 之則強,非之則危,倍之則亡。詩曰:‘民之無良,相怨一方。’民皆居 一方而怨其上,不亡者、未之有也。” 善御者不忘其馬,善射者不忘其弓,善為上者不忘其下。誠愛而利之 ,四海之內,闔若一家;不愛而利,子或殺父,而況天下乎!詩曰:“民 之無良,相怨一方。” 出則為宗族患,入則為鄉里憂。詩曰:“如蠻如髦,我是用憂。”小 人之行也。 有君不能事,有臣欲其忠;有父不能事,有子欲其孝;有兄不能敬, 有弟欲其從令。詩曰:“受爵不讓,至于己斯亡。”言能知于人,而不能 自知也。 夫當世之愚,飾邪說,文奸言,以亂天下,欺惑眾愚,使混然不知是 非治亂之所存者、則是范睢、魏牟、田文、庄周、慎到、田駢、墨翟、宋 綦、鄧s、惠施之徒也。此十子者、皆順非而澤,聞見雜博,然而不師上 古,不法先王,按往舊造說,務自為工,道無所遇,而人相從,故曰:十 子者之工說,說皆不足合大道,美風俗,治綱紀,然其持之各有故,言之 皆有理,足以欺惑眾愚,交亂朴鄙,則是十子之罪也。若夫總方略,一統 類,齊言行,群天下之英杰,告之以大道,教之以至順,蕝要之間,衽席 之上,簡然圣王之文具,沛然平世之俗趨,工說者不能入也,十子者不能 親也,無置錐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爭名,則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,仲尼是 也,一天下,財万物,長養人民,兼利天下,通達之屬,莫不從服,工說 者立息,十子者遷化,則圣人之得穿蚽乘從硎且病嗜私焙撾裨眨可戲從碇 粗疲蚕則仲尼之義,以務息十子之說,如是者、人之事畢矣,天下之害除 矣,圣人之跡著矣。詩曰:“雨雪,見曰消。” 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,小心則畏義而節;知則明達而類,愚則端愨而 法;喜則和而治,憂則靜而違;達則宁而容,窮則納而詳。小人大心則慢 而暴,小心則淫而傾;知則攫盜而徼,愚則毒賊而亂;喜則輕易而快,憂 則挫而懾;達則驕而偏,窮則棄而累;其肢体之序,与禽獸同節,言語之 暴,与蠻夷不殊,出則為宗族患,入則為鄉里憂。詩曰:“如蠻如髦。我 則用憂。” 傳曰:愛由情出,謂之仁,節愛理宜,謂之義,致愛恭謹,謂之禮, 文禮謂之容,禮容之美,自足以為治。故其言可以為民道,民從是言也; 行可以為民法,民從是行也;書之于策,傳之于志,万世子子孫孫道而不 舍。由之則治,失之則亂,由之則生,失之則死。今夫肢体之序,与禽獸 同節,言語之暴,与蠻夷不殊,混然無道,此明王圣主之所罪。詩曰:“ 如蠻如髦,我是用憂。” 客有說春申君者曰:“湯以七十里,文王百里,皆兼天下,一海內。 今夫孫子者,天下之賢人也,君借之百里之勢,臣竊以為不便于君。若何 ?”春申君曰:“善。”于是使人謝孫子,去而之趙,趙以為上卿。客又 說春申君曰:“昔伊尹去夏之殷,殷王而夏亡;管仲去魯而入齊,魯弱而 齊強。由是觀之,夫賢者之所在,其君未嘗不善,其國未嘗不安也。今孫 子、天下之賢人,何謂辭而去?”春申君又云:“善。”于是使請孫子。 孫子因偽喜謝之:“鄙語曰:‘癘怜王。’此不恭之語也,雖不可不審也 ,非比為劫殺死亡之主者也,夫人主年少而放,無術法以知奸,即大臣以 專斷圖私,以禁誅于己也,故舍賢長而立幼弱,廢正直而用不善。故春秋 之志曰:楚王之子圍聘于鄭,未出境,聞王疾,返問疾,遂以冠纓絞王而 殺之,因自立。齊崔杼之妻美,庄公通之,〔崔杼帥其党而攻庄公,庄公 請与分國,〕崔杼不許,欲自刃于廟,〔崔杼又不許,〕庄公走出,菖于 外牆,射中其股,遂殺而立其弟景公。近世所見,李兌用趙,餓主父于沙 丘,百日而殺之。淖齒用齊,擢閔王之筋,而懸之于廟,宿昔而殺之。夫 癘雖姜~痂疵,上比遠世,未至絞頸射股也,下比近世,未至擢筋餓死也 。夫劫殺死亡之主,心之憂勞,形之苦痛,必甚于癘矣。由此觀之,癘雖 怜王,可也。”因為賦曰:“旋玉瑤珠不知佩,雜布与錦不知异,閭佣寄 爸疵劍叉頗噶甘侵聰病悅為明,以聾為聰,以是為非,以吉為凶。嗚呼! 上天!曷維其同!”詩曰:“上帝甚蹈,無自瘵焉。” 南苗异獸之,猶犬羊也,与之于人,猶死之藥也,安舊侈質,習貫易 性而然也。夫狂者自,忘其非芻豢也,飯土,忘其非粱飯也,然則楚之狂 者楚言,齊之狂者齊言,習使然也。夫習之于人,而著,深而固,是暢于 筋骨,貞于膠漆,是以君子務為學也。詩曰:“既見君子,德音孔膠。” 孟子曰:“仁、人心也,義、人路也。舍其路弗由,放其心而弗求。 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,有放心,而不知求,其于心為不若雞犬哉!不知 類之甚矣,悲矣!終亦必亡而已矣。故學問之道無他焉,求其放心而已。 ”詩曰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?” 道雖近,不行不至;事雖小,不為不成;每自多者,出人不遠矣。夫 巧弓在此手也,傳角被筋,膠漆之和,即可以為万乘之寶也。及其彼手, 而賈不數銖。人同材鈞,而貴賤相万者、盡心致志也。詩曰:“中心藏之 ,何日忘之?” 傳曰:誠惡惡,知刑之本,誠善善,知敬之本。惟誠感神,達乎民心,知 刑敬之本,則不怒而威,不言而信,誠、德之主也。詩曰:“鼓鐘于宮, 聲聞于外。” 孔子見客,客去。顏淵曰:“客、仁也。”孔子曰:“恨兮其心,顙 兮其口,仁則吾不知也,言之所聚也。”顏淵蹴然變色。曰:“良玉度尺 ,雖有十仞之土,不能掩其光;良珠度寸,雖有百仞之水,不能掩其瑩。 夫形、体也,色、心也,閔閔乎其薄也。苟有溫良在中,則眉睫著之矣; 疵瑕在中,則眉睫不能匿之。詩曰:“鼓鐘于宮,聲聞于外。” 偽詐不可長,空虛不可守,朽木不可雕,情亡不可久。詩曰:“鐘鼓 于宮,聲聞于外。”言有中者必能見外也。 所謂庸人者,口不能道乎善言,心不能知先王之法,動作而不知所務 ,止立而不知所定,日選于物,而不知所貴,不知選賢人善士而托其身焉 ,從物而流,不知所歸,五藏無政,心從而坏遂不反,是以動而形危,靜 則名辱。詩曰:“之子無良,二三其德。” 客有見周公者,應之于門曰:“何以道旦也?”客曰:“在外即言外 ,在內即言內,入乎?將毋?”周公曰:“請入。”客曰:“立即言義, 坐即言仁,坐乎?將毋?”周公曰:“請坐。”客曰:“疾言則翕翕,徐 言則不聞,言乎?將毋?”周公唯唯,旦也菖。明日興師而誅管蔡。故客 善以不言之說,周公善听不言之說,若周公可謂能听微言矣。故君子之告 人也微,其救人之急也婉。詩曰:“豈敢憚行?畏不能趨。”
卷五 子夏問曰:“關睢何以為國風始也?”孔子曰:“關睢至矣乎!夫關 睢之人,仰則天,俯則地,幽幽冥冥,德之所藏,紛紛沸沸,道之所行, 如神龍變化,斐斐文章。大哉!關睢之道也,万物之所系,群生之所懸命 也,河洛出圖書,麟鳳翔乎郊,不由關睢之道,則關睢之事將奚由至矣哉 !夫六經之策,皆歸論汲汲,蓋取之乎關睢,關睢之事大矣哉!馮馮翊翊 ,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子其勉強之,思服之,天地之間,生 民之屬,王道之原,不外此矣。”子夏喟然嘆曰:“大哉!關睢乃天地之 基也。”詩曰:“鐘鼓樂之。” 孔子抱圣人之心,彷徨乎道德之城,逍遙乎無形之鄉。倚天理,觀人 情,明終始,知得失,故興仁義,厭勢利,以持養之。于是周室微,王道 絕,諸侯力政,強劫弱,眾暴寡,百姓靡安,莫之紀綱,禮儀廢坏,人倫 不理,于是孔子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匍匐救之。 王者之政,賢能不待次而舉,不肖不待須臾而廢,元惡不待教而誅, 中庸不待政而化。分未定也,則有昭穆。雖公卿大夫之子孫也,行絕禮儀 ,則歸之庶人。遂傾覆之民,牧而試之。雖庶民之子孫也,積學而正身, 行能禮儀,則歸之士大夫。敬而待之,安則蓄,不安則棄。反側之民,上 收而事之,官而衣食之,王覆無遺,材行反時者,死之無赦,謂之天誅。 是王者之政也。詩曰:“人而無儀,不死何為!” 君者、民之源也,源清則流清,源濁則流濁。故有社稷者、不能愛其 民,而求民親己愛己,不可得也。民不親不愛,而求為己用,為己死,不 可得也。民弗為用,弗為死,而求兵之勁,城之固,不可得也。兵不勁, 城不固,而欲不危削滅亡,不可得也。夫危削滅亡之情,皆積于此,而求 安樂是聞,不亦難乎!是枉生者也。悲夫!枉生者不待時而滅亡矣。故人 主欲強固安樂,莫若反己;欲附下一民,則莫若及之政;欲修政美俗,則 莫若求其人。彼其人者,生今之世,而志乎古之世,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 也,而是子獨好之;以民莫之為也,而是子獨為之也。抑為之者窮,而是 子猶為之,而無是須臾怠焉差焉。獨明夫先王所以遇之者,所以失之者, 知國之安危臧否,若別白黑,則是其人也。人主欲強固安樂,則莫若与其 人為之,巨用之,則天下為一,諸侯為臣;小用之,則威行鄰國,莫之能 御。若殷之用伊尹,周之遇太公,可謂巨用之矣;齊之用管仲,楚之用孫 叔敖,可為小用之矣。巨用之者如彼,小用之者如此也。故曰:“粹而王 ,駁而霸,無一而亡。”詩曰:“四國無政,不用其良。”不用其良臣而 不亡者,未之有也。 造父、天下之善御者矣,無車馬,則無所見其能。羿、天下之善射者 矣,無弓矢,則無所見其巧。彼大儒者、調一天下者也,無百里之地,則 無所見其功。夫車固馬選,而不能致千里者、則非造父也。弓調矢直,而 不能射遠中微,則非羿也。用百里之地,而不能調一天下,制四夷者,則 非大儒也。彼大儒者、雖隱居窮巷陋室,無置錐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爭名 矣;用百里之地,則千里國不与之爭胜矣;棰笞暴國,一齊天下,莫之能 傾,是大儒之勛。其言有類,其行有禮,其舉事無悔,其持檢應變曲當, 與時遷徙,与世偃仰,千舉万變,其道一也,是大儒之稽也。故有俗人者 、有俗儒者、有雅儒者、有大儒者。耳不聞學,行無正義,迷迷然以富利 為隆,是俗人也。逢衣博帶,略法先王,而足亂世,術謬學雜,其衣冠言 行,為已同于世俗,而不知其惡也,言談議說,已無异于老墨,而不知分 ,是俗儒者也。法先王,一制度,言行有大法,而明不能濟法教之所不及 、聞見之所未至,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內不自誣,外不誣人,以是 尊賢敬法,而不敢怠傲焉,是雅儒者也。法先王,依禮義,以淺持博,以 一行万;苟有仁義之類,雖鳥獸若別黑白;奇物變,所未嘗聞見,卒然起 一方,則舉統類以應之,無所疑;援法而度之,奄然如合符節,是大儒者 也。故人主用俗人,則万乘之國亡;用俗儒,則萬乘之國存;用雅儒,則 千里之國安;用大儒,則百里之地久,而三年,天下諸侯為臣;用萬乘之 國,則舉錯定于一朝之間。詩曰:“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”文王亦可謂 大儒已矣。 楚成王讀書于殿上,而倫扁在下,作而問曰:“不審主君所讀何書也 ?”成王曰:“先圣之書。”倫扁曰:“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!非美者也 。”成王曰:“子何以言之?”倫扁曰:“以臣輪言之。夫以規為圓,矩 為方,此其可付乎子孫者也。若夫合三木而為一,應乎心,動乎体,其不 可得而傳者也。則凡所傳,真糟粕耳。故唐虞之法,可得而考也,其喻人 心,不可及矣。”詩曰:“上天之載,無聲無臭。”其孰能及之! 孔子學鼓琴于師襄子而不進。師襄子曰:“夫子可以進矣!”孔子曰 :“丘已得其曲矣,未得其數也。”有間,曰:“天子可以進矣!”曰: “丘已得其數矣,未得其意也。”有間,复曰:“夫子可以進矣!”曰: “丘已得其人矣,未得其類也。”有間,曰:“邈然遠望,洋洋乎!翼翼 乎!必作此樂也,默然思,戚然而悵,以王天下,以朝諸侯者,其惟文王 乎?”師襄子避席再拜曰:“善!師以為文王之操也。”孔子持文王之聲 ,知文王之為人。師襄子曰:“敢問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?”孔子曰:“ 然。夫仁者好偉,和者好粉,智者好彈,有殷匆庹吆美觥鶚且災拔耐踔床 僖病! 傳曰:聞其末而達其本者、圣也。紂之為主,勞民力,冤酷之令加于 百姓,凄之惡施于大臣,群下不信,百姓疾怨,故天下叛,而愿為文王臣 ,紂自取之也。夫貴為天子,富有天下,及周師至,而令不行乎左右,悲 夫!當是之時,索為匹夫,不可得也。詩曰:“天位殷适,使不俠四方。 ” 夫五色雖明,有時而渝;丰交之木,有時而落;物有成衰,不得自若 。故三王之道,周而复始,窮則反本,非務變而已,將以止惡扶微,絀繆 淪非,調和陰陽,順万物之宜也。詩曰:“勉勉我王,綱紀四方。” 禮者、則天地之体,因人情而為之節文者也。無禮,何以正身?無師 、安知禮之是也。禮然而然,是情安于禮也;師云而云,是知若師也。情 安禮,知若師,則是君子之道。言中倫,行中理,天下順矣。詩曰:“不 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” 上不知順孝,則民不知反本。君不知敬長,則民不知貴親。診祭不敬 ,山川失時,則民無畏矣。不教而誅,則民不識勸也。故君子修身及孝, 則民不倍矣。敬孝達乎下,則民知慈愛矣。好惡喻乎百姓,則下應其上, 如影響矣。是則兼制天下,定海內,臣万姓之要法也,明王圣主之所不能 須臾而舍也。詩曰:“成王之孚,下土之式,永言孝思,孝思惟則。” 成王之時,有三苗貫桑而生,同為一秀,大機滿車,長几充箱。成王 問周公曰:“此何物也?”周公曰:“三苗同一秀,意者、天下殆同一也 。”比几三年,累有越嘗氏重九譯而至,獻白雉于周公:“道路悠遠,山 川幽深,恐使人之未達也,故重譯而來。”周公曰:“吾何以見賜也?” 譯曰:“吾受命國之黃發曰:‘久矣!天之不迅風疾雨也,海不波溢也, 三年于茲矣!意者、中國殆有圣人,盍往朝之!’于是來也。”周公乃敬 求其所以來。詩曰:“于万斯年,不遐有佐”。 登高臨深,遠見之樂,台榭不如丘山所見高也;平原廣望,博觀之樂 ,沼池不如川澤所見博也。勞心苦思,從欲极好,靡財傷情,毀名損壽, 悲夫傷哉!窮君之反于是道,而愁百姓。詩曰:“上帝板板,下民卒癉。 ” 儒者、儒也,儒之為言無也,不易之術也,千舉万變,其道不窮,六 經是也。若夫君臣之義,父子之親,夫婦之別,朋友之序,此儒者所謹守 、日切磋而不舍也。雖居窮巷陋室之下,而內不足以充虛,外不足以蓋形 ,無置錐之地,明察足以持天下,大舉在人上,則王公之材也,小用使在 位,則社稷之臣也,雖岩居穴處,而王侯不能与爭名,何也?仁義之化存 爾。如使王者听其言,信其行,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,頌聲可得而听。詩 曰:“先民有言,詢于芻蕘。”取謀之博也。 傳曰:天子居廣廈之下,帷帳之內,旃茵之上,被 舄,視不出閫, 莽然而知天下者,以其賢左右也。故獨視不若与眾視之明也,獨听不若与 眾听之聰也,獨慮不若与眾慮之工也。故明主使賢臣輻湊并進,所以通中 正而致隱居之士。詩曰:“先民有言,詢于芻蕘。”此之謂也。 天設其高,而日月成明;地設其厚,而山陵成名;上設其道,而百事 得序。自周衰坏以來,王道廢而不起,禮義絕而不繼。秦之時,非禮義, 棄詩書,略古昔,大滅圣道,專為苟妄,以貪利為俗,以較獵為化,而天 下大亂,于是兵作而火起,暴露居外,而民以侵漁遏奪相攘為服習,离圣 王光烈之日久遠,未嘗見仁義之道,被禮義之風,是以縹蘩瘢捕嗑益凌遲 ,以威武相攝,妄為佞人,不避禍患,此其所以難治也。人有六情:目欲 視好色,耳欲听宮商,鼻欲嗅芬香,口欲嗜甘旨,其身体四肢欲安而不作 ,衣欲被文繡而輕暖,此六者、民之六情也,失之則亂,從之則穆。故圣 王之教其民也,必因其情,而節之以禮,必從其欲,而制之以義,義簡而 備,禮易而法,去情不遠,故民之從命也速。孔子知道之易行,曰:“詩 云:‘牖民孔易。’非虛辭也。” 之性為絲,弗得女工燔以沸湯,抽其統理,不成為絲。卵之性為雛, 不得良雞覆伏孚育,積日累久,則不成為雛。夫人性善,非得明王圣主扶 攜,內之以道,則不成為君子。詩曰:“天生蒸民,其命匪諶。靡不有初 ,鮮克有終。”言惟明王圣然后使之然也。 智如泉源,行可以為表儀者、人師也。智可以砥,行可以為輔弼者、 人友也。据法守職,而不敢為非者、人吏也。當前決意,一呼再喏者、人 隸也。故上主以師為佐,中主以友為佐,下主以吏為佐,危亡之主以隸為 佐。語曰:“淵廣者、其魚大,主明者,其臣慧,相觀而志合,必由其中 。”故同明相見,同音相聞,同志相從,非賢者莫能用賢。故輔弼左右所 任使者、有存亡之机,得失之要也,可無慎乎!詩曰:“不明爾德,時無 背無側;爾德不明,以無陪無卿。” 昔者,禹以夏王,桀以夏亡;湯以殷王,紂以殷亡。故無常安之國, 宜治之民,得賢則昌,不肖則亡,自古及今,未有不然者也。夫明鏡者、 所以照形也;往古者、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不襲蹈其 所以安存者、則無以异乎卻行而求逮于前人。鄙語曰:“不知為吏,視已 成事。”或曰:“前車覆,后車不誡,是以后車覆也。”故夏之所以亡者 、而殷為之,殷之所以亡者、而周為之。故殷可以鑒于夏,而周可以鑒于 殷。詩曰:“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。” 傳曰:驕溢之君寡忠,口惠之人鮮信。故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,榮澤 之水無吞舟之魚,根淺則枝葉短,本絕則枝葉枯。詩曰:“枝葉未有害, 本實先撥。”禍福自己出也。 水淵深廣,則龍魚生之;山林茂盛,則禽獸歸之;禮義修明,則君子 怀之。故禮及身而行修,禮及國而政明。能以禮扶身,則貴名自揚,天下 順焉,令行禁止,而王者之事畢矣。詩曰:“有覺德行,四國順之。”夫 此之謂也。 孔子曰:“夫談說之術:齊庄以立之,端誠以處之,堅強以待之,辟 稱以喻之,分以明之,歡忻芬芳以送之,寶之珍之,貴之神之,如是、則 說痤L不行矣,夫是之謂能貴其所貴。若夫無類之說,不形之行,不贊之 辭,君子慎之。”詩曰:“無易由言,無曰苟矣。” 夫百姓內不乏食,外不患寒,則可教御以禮義矣。詩曰:“蒸畀祖妣 ,以洽百禮。”百禮洽則百意逐,百意逐則陰陽調,陰陽調則寒暑均,寒 暑均則三光清,三光清則風雨時,風雨時則群生宁,如是、則天道得矣。 是以不出戶而知天下,不窺牖而知天道。詩曰:“惟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 于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”言相養之至于晦也。 天有四時:春夏秋冬,風雨霜露,無非教也。清明在躬,气志如神, 嗜欲將至,有開必先。天降時雨,山川出云。詩曰:“崧高維岳,駿极于 天。維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維申及甫,維周之翰。四國于蕃,四方于宣。 ”此文武之德也。三代之王也,必先其令名。詩曰:“明明天子,令聞不 己。矢其文德,洽此四國。”此大王之德也。 藍有青,而絲假之,青于藍;地有黃,而絲假之,黃于地。藍青地黃 ,猶可假也,仁義之事,不可假乎哉!東海之魚,名曰鰈,比目而行,不 相得,不能達。北方有獸,名曰婁,更食而更視,不相得,不能飽。南方 有鳥,名曰鶼,比翼而飛,不相得,不能舉。西方有獸,名曰洟,前足鼠 ,后足兔,得甘草,必銜以遺蛩蛩距虛,其性非能蛩蛩距虛,將為假之故 也。夫鳥獸魚猶相假,而況万乘之主而獨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,与之為 伍,則豈不病哉!故曰:以明扶明,則升于天;以明扶,則歸其人;兩瞽 相扶,不傷牆木,不陷井阱,則其幸也。詩曰:“惟彼不順,往以垢。” 行也。 福生于無為,而患生于多欲。知足、然后富從之,德宜君人,然后貴 從之。故貴爵而賤德者,雖為天子,不尊矣;貪物而不知止者,雖有天下 ,不富矣。夫土地之生不益,山澤之出有盡,怀不富之心,而求不益之物 ;挾百倍之欲,而求有盡之財,是桀紂所以失其位也。詩曰:“大風有隧 ,貪人敗類。” 哀公問于子夏曰:“必學然后可以安國保民乎?”子夏曰:“不學而 能安國保民者,未之有也。”哀公曰:“然則五帝有師乎?”子夏曰:“ 臣聞黃帝學乎大墳,顓頊學乎祿圖,帝嚳學乎赤松子,堯學乎務成子附, 舜尹壽,禹學乎西王國,湯學乎貸乎相,文王學乎錫疇子斯,武王學乎太 公,周公學乎虢叔,仲尼學乎老聃。此十一圣人,未遭此師,則功業不能 著乎天下,名號不能傳乎后世者也。”詩曰:“不愆不忘,率由舊章。” 德也者、包天地之大,配日月之明,立乎四時之周,臨乎陰陽之交。 寒暑不能動也,四時不能化也,a乎太陰而不濕,散乎太陽而不枯。鮮洁 清明而備,嚴威毅疾而神,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間者、德也,微圣人,其孰 能與于此矣。詩曰:“德如毛,民鮮克舉之。” 如歲之旱,草不潰茂,然天勃然興云,沛然下雨,則万物無不興起之 者。民非無仁義根于心者也,王政怵迫,而不得見,憂郁而不得出。圣王 在,彼 舄,視不出合,而天下隨,倡而天下和,何如在此,有以應哉! 詩曰:“如彼歲旱,草不潰茂。” “道者,何也?”曰:“君之所道也。”“君者,何也?”曰:“群 也。為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、謂之君。”“王者何也?”曰:“往也。天 下往之,謂之王。”曰:“善養生者、故人尊之;善辯治人者,故人安之 ;善顯設人者、故人親之;善粉飾人者、故人樂之。四統者具,天下往之 ,四統無一,而天下去之,往之謂之王,去之謂之亡,故曰:道存則國存 ,道亡則國亡。夫省工商,眾農人,謹盜賊,除奸邪,是所以生養之也。 天子三公,諸侯一相,大夫擅官,士保職,莫不治理,是所以辯治之也。 決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,賢以為三公,賢以為諸侯,次則為大夫,是所 以顯設之也。修冠弁衣裳,黼黻文章,柳琢刻鏤,皆有等差,是所以粉飾 之也。故自天子至于庶人,莫不稱其能,得其意,安樂其事,是所同也。 若夫重色而成文,累味而備珍,則圣人所以分賢愚,明貴賤。故道得則澤 流群生,而福歸王公,澤流群生,則下安而和,福歸王公,則上尊而榮, 百姓皆怀安和之心,而樂戴其上,夫是之謂下治而上通,下治而上通,頌 聲之所以興也。”詩曰:“降福簡簡,威儀反反。既醉既飽,福祿來反。 ” 圣人養一性而御夫气,持一命而節滋味,奄治天下,不遺其小,存其 精神,以補其中,謂之士。詩曰:“不競不,不剛不柔。”言得中也。朝 廷之士為祿,故人而不出,山林之士為名,故往而不返。入而亦能出,往 而亦能返,通移有常,圣也。詩曰:“不競不亢,不剛不柔。”言得中也 。 孔子侍坐于季孫。季孫之宰通曰:“君使人假馬,其与之乎?”孔子 曰:“吾聞君取于臣,謂之取,不曰假。”季孫悟,告宰通曰:“今以往 ,君有取,謂之取,無曰假。”孔子曰正假馬之言,而君臣之義定矣。論 語曰:“必也正名乎!”詩曰:“君子無易由言。”
卷六 比干諫而死。箕子曰:“知不用而言,愚也,殺身以彰君之惡,不忠 也。二者不可,然且為之,不祥莫大焉。”遂解發佯狂而去。君子聞之, 曰:“勞矣!箕子!盡其精神,竭其忠愛,見比干之事,免其身,仁知之 至。”詩曰:“人亦有言,靡哲不愚。” 齊桓公見小臣,三往不得見。左右曰:“夫小臣、國之賤臣也,君三 往而不得見,其可已矣!”桓公曰:“惡!是何言也!吾聞之:布衣之士 不欲富貴,不輕身于万乘之君;万乘之君不好仁義,不輕身于布衣之士。 縱夫子不欲富貴,可也,吾不好仁義、不可也。”五往而得見也。天下諸 侯聞之,謂桓公猶下布衣之士,而況國君乎!于是相率而朝,靡有不至。 桓公之所以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者、此也。詩曰:“有覺德行,四國順之 。” 賞勉罰偷,則民不怠;兼听齊明,則天下歸之。然后明其分職,考其 事業,較其官能,莫不理法,則公道達而私門塞,公義立而私事息。如是 、則持厚者進,而佞諂者止,貪戾者退,而廉洁者起。周制曰:“先時者 、死無赦;不及時者、死無赦。”人習事而因,人之事,使如耳目鼻口之 不可相錯也。故曰:職分而民不慢,次定而序不亂,兼听齊明而百事不留 。如是、則群下百吏莫不修己然后敢安仕,成能然后敢受職,小人易心, 百姓易俗,奸宄之屬,莫不反愨,夫是之謂政教之极,則不可加矣。詩曰 :“吁謨定命,遠猶辰告。敬慎威儀,惟民之則。” 子路治蒲三年,孔子過之。入境而善之,曰:“由恭敬以信矣。”入 邑,曰:“善哉!由忠信以寬矣。”至庭,曰:“善哉!由明察以斷矣。 ”子貢執轡而問曰:“夫子未見由,而三稱善,可得聞乎?”孔子曰:“ 入其境,田疇草萊甚辟,此恭敬以信,故民盡力。入其邑,墉屋甚尊,樹 木甚茂,此忠信以寬,其民不偷。其庭甚閑,此明察以斷,故民不扰也。 ”詩曰:“夙興夜寐,洒掃庭內。” 古者有命:民之有能敬長怜孤、取舍好讓、居事力者、命于其君,然 后命得乘飾車駢馬,未得命者、不得乘飾車駢馬,皆有罰。故民雖有余財 侈物,而無禮義功德,則無所用。故皆興仁義而賤財利,賤財利則不爭, 不爭則強不陵弱,眾不暴寡,是君之所以象典刑而民莫犯法,民莫犯法, 而亂斯止矣。詩曰:“質爾人民,謹爾侯度,用戒不虞。” 天下之辯,有三至五胜,而辭置下。辯者、別殊類,使不相害;序异 端,使不相悖;輸公通意,揚其所謂,使人預知焉,不務相迷也。是以辯 者不失所守,不胜者得其所求,故辯可觀也。夫繁文以相假,飾辭以相悖 ,數譬以相移,外人之身,使不得反其意,則論便然后害生也。夫不疏其 指而弗知,謂之隱;外意外身,謂之諱;几廉倚跌,謂之移;指緣謬辭, 謂之苟;四者所不為也,故理可同睹也。夫隱諱移苟,爭言競為而后息, 不能無害其為君子也,故君子不為也。論語曰:“君子于其言,無所苟而 已矣。”詩曰:“無易由言,無曰苟矣。” 吾語子:“夫服人之心,高上尊貴,不以驕人;聰明圣知,不以幽人 ;勇猛強武不以侵人;齊給便捷,不以欺誣人。不能則學,不知則問,雖 知必讓,然后為知。遇君則修臣下之義,出鄉則修長幼之義,遇長老則修 弟子之義,遇等夷則修朋友之義,遇少而賤者則修告道寬裕之義。故無不 愛也,無不敬也,無与人爭也,曠然而天地苞万物也。如是、則老者安之 ,少者怀之、朋友信之。”詩曰:“惠于朋友,庶民小子。子孫繩繩,万 民靡不承。” 仁者必敬其人。敬其人有道,遇賢者則愛親而敬之,遇不肖者則畏疏 而敬之。其敬一也,其情二也。若夫忠信端愨而不害傷,則無接而不然, 是仁之質也。仁以為質,義以為理,開口無不可以為人法式者。詩曰:“ 不僭不賊,鮮不為則。” 子曰:“不學而好思,雖知不廣矣;學而慢其身,雖學不尊矣。不以 誠立,雖立不久矣;誠未著而好言,雖言不信矣。美材也,而不聞君子之 道,隱小物以害大物者,災必及身矣。”詩曰:“其何能淑,載胥及溺。 ” 民勞思佚,治暴思仁,刑危思安,國亂思天。詩曰:“靡有旅力,以 念穹蒼。” 問者曰:“古之謂知道者曰先生,何也?”“猶言先醒也。不聞道術 之人,則冥于得失,不知亂之所由,庵庵乎其猶醉也。故世主有先生者, 有后生者、有不生者。昔者、楚庄王謀事而居有憂色。申公巫臣問曰:‘ 王何為有憂也?’庄王曰:‘吾聞諸侯之德,能自取師者王,能自取友者 霸,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。以寡人之不肖也,諸大夫之論,莫有及于寡人 ,是以憂也。’庄王之德宜君人,威服諸侯,日猶恐懼,思索賢佐。此其 先生者也。昔者、宋昭公出亡,謂其御曰:‘吾知其所以亡矣。’御者曰 :‘何哉?’昭公曰:‘吾被服而立,侍御者數十人,無不曰:吾君、麗 者也。吾發言動事,朝臣數百人,無不曰:吾君、圣者也。吾外內不見吾 過失,是以亡也。’于是改操易行,安義行道,不出二年,而美聞于宋, 宋人迎而复之,謚為昭。此其后生者也。昔郭君出郭,謂其御者曰:‘吾 渴,欲飲。’御者進清酒。曰:‘吾飢,欲食。’御者進干脯梁糗。曰: ‘何備也!’御者曰:‘臣儲之。’曰:‘奚儲之?’御者曰:‘為君之 出亡,而道飢渴也。’曰:‘子知吾且亡乎?’御者曰:‘然。’曰:‘ 何不以諫也?’御者曰:‘君喜道諛,而惡至言。臣欲進諫,恐先郭亡, 是以不諫也。’郭君作色而怒曰:‘吾所以亡者、誠何哉?’御轉其辭曰 :‘君之所以亡者、太賢。’曰:‘夫賢者所以不為存而亡者、何也?’ 御曰:‘天下無賢而獨賢,是以亡也。’伏軾而嘆曰:‘嗟乎!失賢人者 如此乎?’于是身倦力解,枕御膝而臥,御自易以備,疏行而去。身死中 野,為虎狼所食。此其不生者也。故先生者、當年霸,楚庄王是也。后生 者、三年而复,宋昭公是也。不生者、死中野,為虎狼所食,郭君是也。 有先生者、有后生者、有不生者。”詩曰:“听言則對,誦言如醉。” 田常s簡公,乃盟于國人,曰:“不盟者、死及家。”石他曰:“古 之事君者、死其君之事。舍君以全親,非忠也;舍親以死君之事,非孝也 ;他則不能。然不盟,是殺吾親也,從人而盟,是背吾君也。嗚呼!生亂 世,不得正行;劫乎暴人,不得全義,悲夫!”乃進盟,以免父母;退伏 劍,以死其君。聞之者曰:“君子哉!安之命矣!”詩曰:“人亦有言; 進退維谷。”石先生之謂也。 易曰:“困于石,据于蒺藜,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”此言困而 不見据賢人者也。昔者、秦繆公困于ィ布簿菸﹞j夫、蹇叔、公孫友而是 小霸。晉文困于驪氏,疾据咎犯、趙衰、介子推而遂為君。越王勾踐困于 會稽,疾据范蠡、大夫种、而霸南國。齊桓公困于長勺,疾据管仲、宁戚 、隰朋,而匡天下。此皆困而知疾据賢人者也。夫困而不知疾据賢人,而 不亡者、未嘗有之也。詩曰:“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”無善人之謂也。 孟子說齊宣王而不說。淳于髡侍,孟子曰:“今日說公之君,公之君 不說,意者、其未知善之為善乎?”淳于髡曰:“夫子亦誠無善耳。昔者 瓠巴鼓瑟,而潛魚出听;伯牙鼓琴,而六馬仰秣;魚馬猶知善之為善,而 況君人者也。”孟子曰:“夫雷電之起也,破竹折木,震惊天下,而不能 使聾者卒有聞;日月之明,遍照天下,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見。今公之君若 此也。”淳于髡曰:“不然。昔者、揖封生高商,齊人好歌;杞梁之妻悲 哭,而人稱詠。夫聲無細而不聞,行無隱而不形。夫子苟賢,居魯而魯國 之削,何也?”孟子曰:“不用賢,削何有也!吞舟之魚不居潛澤,度量 之士不居污世。夫、冬至必雕,吾亦時矣。”詩曰:“不自我先,不自我 后。”非遭雕世者歟! 孔子曰:“可与言終日而不倦者、其惟學乎!其身体不足觀也,勇力 不足憚也,族姓不足稱也,宗祖不足道也;而可以聞于四方,而昭于諸侯 者、其惟學乎!”詩曰:“不愆不忘,率由舊章。”夫學之謂也。 子曰:“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。”言天之所生,皆有仁義禮智順善之 心,不知天之所以命生,則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,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, 謂之小人。故曰:“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。”小雅曰:“天保定爾,亦孔 之固。”言天之所以仁義禮智保定人之甚固也。大雅曰:“天生蒸民,有 物有則。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言民之秉德以則天也。不知所以則天, 又焉得為君子乎! 王者必立牧,方二人,使窺遠牧眾也。遠方之民有飢寒而不得衣食、 有獄訟而不平其冤,失賢而不舉者、入告乎天子,天子于其君之朝也,揖 而進之,曰:“噫!朕之政教有不得爾者邪?何如乃有飢寒而不得衣食, 有獄訟而不平其冤、失賢而不舉。”然后其君退,而与其卿大夫謀之。遠 方之民聞之,皆曰:“誠天子也!夫我居之僻,見我之近也;我居之幽, 見我之明也。可欺乎哉!”故牧者所以開四目、通四聰也。詩曰:“邦國 若否,仲山甫明之。”此之謂也。 楚庄王伐鄭,鄭伯肉袒,左把茅旌,右執鸞刀以進,言于庄王曰:“ 寡人無良邊陲之臣,以干大褐,使大國之君沛焉,遠辱至此。”庄王曰: “君子不令臣交易為言,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也,而微至乎此。”庄 王受節,左右麾楚軍,退舍七里。將軍子重進諫曰:“夫南郢之与鄭,相 去數千里,大夫死者數人, 役者數百人,今克而弗有,無乃失民臣之力 乎!”庄王曰:“吾聞:古者f不穿,皮不蠹,不出于四方,以是君子之 重禮而賤財也,要其人,不要其土,人告以從而不舍,不祥也。吾以不祥 立于天下,災及吾身,何取之有?”既、晉之救鄭者至,曰:“請戰。” 庄王許之。將軍子重進諫曰:“晉、強國也,道近兵銳,楚師奄罷,君其 勿許。”庄王曰:“不可。強者、我避之,弱者、我威之,是寡人無以立 乎天下也。”乃遂還師,以逆晉寇。庄王援桴而鼓之,晉師大敗,士卒奔 者爭舟,而指可掬也。庄王曰:“噫!吾兩君不相好,百姓何罪?”乃退 楚師,以佚晉寇。詩曰:“柔亦不茹,剛亦不吐。” 君子崇人之德,揚人之美,非道諛也;正言直行,指人之過,非毀疵 也; 柔順從,剛強猛毅,与物周流,道德不外。詩曰:“柔亦不茹,剛 亦不吐;不侮矜寡,不畏強御。” 衛靈公晝寢而起,志气益衰,使人馳召勇士公孫,道遭行人卜商,卜 商曰:“何驅之疾也?”對曰:“公晝寢而起,使我召勇士公孫。”子夏 曰:“微?而勇若?者、可乎?”御者曰:“可。”子夏曰:“載我而反。 ”至,君曰:“使子召勇士,何為召儒?”使者曰:“行人曰:‘微而勇 若者、可乎?’臣曰:‘可。’即載与來。”君曰:“諾。延先生上,趣 召公孫。”至,入門杖劍疾呼曰:“商下,我存若頭。”子夏顧咄之,曰 :“咄!內劍,吾將与若言勇。”于是、君令內劍而上。子夏曰:“來、 吾嘗与子從君而西,見趙簡子,簡子披發杖矛而見我君,我從十三行之后 ,趨而進曰:‘諸侯相見,不宜不朝服,不朝服,行人卜商將以頸血濺君 之服矣。’使反朝服,而見吾君,子耶?我耶?”曰:“子也。”子夏曰 :“子之勇不若我一矣。又与子從君而東至阿,遭齊君重而坐,吾君單而 坐,我從十三行之后,趨而進曰:‘禮、諸侯相見,不宜相臨。’以庶揄 其一而去之者、子耶?我耶?”曰:“子也。”子夏曰:“子之勇不若我 二矣。又与子從君于囿中,于是兩寇肩逐我君,拔矛下格而還。子耶?我 耶?”曰:“子也。”子夏曰:“子之勇不若我三矣。所貴為士者、上攝 万乘,下不敢敖乎匹夫;外立節矜,而敵不侵扰;內禁殘害,而君不危殆 ;是士之所長,君子之所致貴也。若夫以長掩短,以眾暴寡,凌轢無罪之 民,而成威于閭巷之間者、是士之甚毒,而君子之所致惡也,眾之所誅鋤 也。詩曰:‘人而無儀,不死何為。’夫何以論勇于人主之前哉!”于是 靈公避席抑手曰:“寡人雖不敏,請從先生之勇。”詩曰:“不侮矜寡, 不畏強御。”卜先生也。 孔子行,簡子將殺陽虎,孔子似之,帶甲以圍孔子舍,子路慍怒,奮 戟將下,孔子止之,曰:“由。何仁義之寡裕也!夫詩書之不習,禮樂之 不講,是丘之罪也。若吾非陽虎,而以我為陽虎,則非丘之罪也,命也! 我歌,子和若。”子路歌,孔子和之,三終而圍罷。詩曰:“來游來歌。 ”以陳盛德之和而無為也。 詩曰:“愷悌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君子為民父母何如?曰:“君子者 、貌恭而行肆,身儉而施博,故不肖者不能逮也。殖盡于己,而區略于人 ,故可盡身而事也。篤愛而不奪,厚施而不伐;見人有善,欣然樂之;見 人不善,惕然掩之;有其過而兼包之;授衣以最,授食以多;法下易由, 事寡易為;是以中立而為人父母也。筑城而居之,別田而養之,立學以教 之,使人知親尊,親尊故為父服斬三年,為君亦服斬三年,為民父母之謂 也。” 事強暴之國難,使強暴之國事我易。事之以貨寶,則貨單而交不結; 約契盟誓,則約定而反無日;割國之強乘以賂之,則割定而欲無厭。事之 彌順,其侵之愈甚,必致寶單國舉而后已,雖左堯右舜,未有能以此道免 者也。故非有圣人之道,持以巧敏拜請畏事之,則不足以持國安身矣,故 明君不道也。必修禮以齊朝,正法以齊官,平政以齊下,然后禮義節奏齊 乎朝,法則度量正乎官,忠信愛利平乎下。行一不義,殺一無罪,而得天 下,不為也。故近者競親,而遠者愿至,上下一心,三軍同力;名聲足以 熏炙之,威強足以一齊之,則拱揖指麾,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,如赤子歸 慈母者、何也?仁形義立,教誠愛深故。詩曰:“王猷允塞,徐方既來。 ” 勇士一呼,三軍皆避,士之誠也。昔者、楚熊渠子夜行,寢石以為伏 虎,彎弓而射之,沒金飲羽,下視,知其為石,石為之開,而況人乎!夫 倡而不和,動而不僨,中心有不全者矣。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、求之己也 。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先王之所以拱 揖指麾,而四海來賓者、誠德之至也,色以形于外也。詩曰:“王猷允塞 ,徐方既來。” 昔者、趙簡子薨而未葬,中牟畔之,葬五日,襄子興師而次之,圍未 匝,而城自坏者十丈,襄子擊金而退之。軍吏諫曰:“君誅中牟之罪,而 城自坏者、是天助之也,君曷為而退之?”襄子曰:“吾聞之于叔向曰: ‘君子不乘人于利,不厄人于險。’使其城,然后攻之。”中牟聞其義而 請降。曰:“善哉!襄子之謂也。詩曰:‘王猷允塞,徐方既來。’” 威有三術:有道德之威者、有暴察之威者,有狂妄之威者,此三威不 可不審察也。何謂道德之威?曰:“禮樂則修,分義則明;舉措則時,愛 利則刑;如是、則百姓貴之如帝王,親之如父母,畏之如神明;故賞不用 而民勸,罰不加而威行,是道德之威也。”何謂暴察之威?曰:“禮樂則 不修,分義則不明,舉措則不時,愛利則不刑,然而其禁非也暴,其誅不 服也繁審,其刑罰而信,其誅殺猛而必,如雷擊之,如牆壓之;百姓劫則 致畏,怠則傲上,執拘則聚,遠聞則散,非劫之以刑勢,振之以誅殺,則 無以有其下,是暴察之威也。”何謂狂妄之威?曰:“無愛人之心,無利 人之事,而日為亂人之道,百姓嘩,則從而放執于刑灼;不和人心,悖逆 天理;是以水旱為之不時,年谷以之不升;百姓上困于暴亂之患,而下窮 衣食之用,愁哀而無所告訴,比周憤潰以离上,傾覆滅亡可立而待,是狂 妄之威也。夫道德之威成乎眾強,暴察之威成乎危弱,狂妄之威成乎滅亡 。故威名同而吉凶之效遠矣,故不可不審察也。”詩曰:“昊天疾威,天 篤降喪,我飢饉,民卒流亡。” 晉平公游于河而樂,曰:“安得賢士,与之樂此也!”船人盍胥跪而 對曰:“主君亦不好士耳!夫珠出于江海,玉出于昆山,無足而至者,猶 主君之好也。士有足而不至者,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,無患乎無士也。” 平公曰:“吾食客門左千人,門右千人;朝食不足,夕收市賦;暮食不足 ,朝收市賦。吾可謂不好士乎?”盍胥對曰:“夫鴻鵠一舉千里,所恃者 、六翮爾;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,飛不為加高,損一把,飛不為 加下。今君之食客,門左門右各千人,亦有六翮其中矣,將皆背上之毛, 腹下之毳耶!”詩曰:“謀夫孔多,是用不集。”
卷七 齊宣王謂田過曰:“吾聞:儒者親喪三年。君与父孰重?”過對曰: “殆不如父重。”王忿然曰:“曷為士去親而事君?”對曰:“非君之土 地,無以處吾親;非君之祿,無以養吾親;非君之爵,無以尊顯吾親;受 之于君,致之于親,凡事君以為親也。”宣王悒然,無以應之。詩曰:“ 王事靡崢,不遑將父。” 趙王使人于楚,鼓瑟而遣之,曰:“慎無失吾言。”使者受命,伏而 不起,曰:“大王鼓瑟,未嘗若今日之悲也。”王曰:“調。”使者曰: “調則可記其柱。”王曰:“不可。天有燥濕,弦有緩急,柱有推移,不 可記也。”使者曰:“請借此以喻。楚之去趙也,千有余里,亦有吉凶之 變,凶則吊之,吉則賀之,猶柱之有推移,不可記也。故王之使人,必慎 其所之,而不任以辭。”詩曰:“征夫捷捷,每怀靡及。”蓋傷自上而御 下也。 齊有隱士東郭先生、梁石君,當曹相國為齊相也。客謂匱生曰:“夫 東郭先生梁石君,世之賢也,隱于深山,終不 身下志以求仕者也。吾聞 先生得謁曹相國,愿先生為之先。臣里母相善,婦見疑盜肉,其姑去之, 恨而告于里母,里母曰:‘安行,今令姑呼汝。’即束蘊請火,去婦之家 ,曰:‘吾犬爭肉相殺,請火治之。’姑乃直使人追去婦,還之。故里母 非談說之士,束蘊請火,非還婦之道也。然物有所感,事有可适,何不為 之先?”匱生曰:“愚恐不及,然請盡力為東郭先生、梁石君束蘊請火。 ”于是乃見曹相國,曰:“臣之里、有夫死三日而嫁者,有終身不嫁者, 則自為娶,將何娶焉?”相國曰:“吾亦娶其終身不嫁者耳。”匱生曰: “齊有隱士東郭先生、梁石君,世之賢士也,隱于深山,終不 身下志以 求仕。相國娶婦,欲娶其不嫁者,取臣獨不取其不仕之臣耶?”于是曹相 國因匱生束帛安車迎東郭先生、梁石君,厚客之。詩曰:“既見君子,我 心則降。” 孔子曰:“昔者、周公事文王,行無專制,事無由己,身若不胜衣, 言若不出口,有奉持于前,洞洞焉若將失之,可謂子矣。武王崩,成王幼 ,周公承文武之業,履天子之位,听天子之政,征夷狄之亂,誅管蔡之罪 ,抱成王而朝諸侯,誅賞制斷,無所顧問,威動天下,振恐海內,可謂能 武矣。成王壯,周公致政,北面而事之,請然后行,無伐矜之色,可謂臣 矣。故一人之身,能三變者、所以應時也。”詩曰:“左之左之,君子宜 之;右之右之,君子有之。” 傳曰:“鳥之美羽勾啄者、鳥畏之;魚之侈口垂腴者、魚畏之;人之 利口贍辭者、人畏之。是以君子避三端:避文士之筆端,避武士之鋒端, 避辯士之舌端。”詩曰:“我友敬矣,讒言其興。” 孔子困于陳蔡之間,即三經之席,七日不食,藜羹不糝,弟子有飢色 ,讀書習禮樂不休。子路進諫曰:“為善者、天報之以福,為不善者、天 報之以賊。今夫子積德累仁,為善久矣,意者、當遣行乎?奚居之隱也? ”孔子曰:“由來!汝小人也,未講于論也。居,吾語汝:子以知者為無 罪乎?則王子比干何為刳心而死;子以義者為听乎?則伍子胥何為抉目而 懸吳東門;子以廉者為用乎?則伯夷叔齊何為餓于首陽之山;子以忠者為 用乎?則鮑叔何為而不用,葉公子高終身不仕,鮑焦抱木而泣,子推登山 而燔。故君子博學深謀,不遇時者眾矣,豈獨丘哉!賢不肖者、材也,遇 不遇者、時也,今無有時,賢安所用哉!故虞舜耕于歷山之陽,立為天子 ,其遇堯也;傅說負土而版筑,以為大夫,其遇武丁也;伊尹故有莘氏僮 也,負鼎操俎,調五味,而立為相,其遇湯也;呂望行年五十,賣食棘津 ,年七十,屠于朝歌,九十乃為天子師,則遇文王也;管夷吾束縛自檻車 ,以為仲父,則遇齊桓公也;百里奚自賣五羊之皮,為秦伯牧牛,舉為大 夫,則遇秦繆公也;虞丘于天下以為令尹,讓于孫叔敖,則遇楚庄王也; 伍子胥前功多,后戮死,非知有盛衰也,前遇闔閭,后遇夫差也。夫驥罷 鹽車,此非無形容也,莫知之也,使驥不得伯樂,安得千里之足,造父亦 無千里之手矣。夫蘭生于茂林之中,深山之間,人莫見之故不芬;夫學者 非為通也,為窮而不困,憂而志不衰,先知禍福之始,而心無惑焉,故圣 人隱居深念,獨聞獨見。夫舜亦賢圣矣,南面而治天下,惟其遇堯也,使 舜居桀紂之世,能自免于刑戮之中,則為善矣,亦何位之有?桀殺關龍逢 ,紂殺王子比干,當此之時,豈關龍逢無知,而王子比干不慧哉!此皆不 遇時也。故君子務學修身端行而須其時者也,子無惑焉。”詩曰:“鶴鳴 于九皋,聲聞于天。” 曾子曰:“往而不可還者、親也,至而不可加者、年也。是故孝子欲 養而親不待也,木欲直而時不待也。是故椎牛而祭墓,不如雞豚逮存親也 。故吾嘗仕齊為吏,祿不過鐘釜,尚猶欣欣而喜者,非以為多也,樂其逮 親也;既沒之后,吾嘗南游于楚,得尊官焉,堂高九仞,榱題三圍,轉轂 百乘,猶北鄉而泣涕者,非為賤也,悲不逮吾親也。故家貧親老,不擇官 而仕;若夫信其志、約其親者,非孝也。”詩曰:“有母之尸雍。” 趙簡子有臣曰周舍,立于門下,三日三夜,簡子使問之,曰:“子欲 見寡人何事?”周舍對曰:“愿為諤諤之臣,墨筆操牘,從君之過而,日 有記也,月有成也,歲有效也。”簡子居、則与之居,出、則与之出。居 無几何,而周舍死,簡子如喪子。后与諸大夫飲于洪波之台,酒酣,簡子 涕泣,諸大夫皆出走,曰:“臣有罪而不自知。”簡子曰:“大夫皆無罪 。昔者、吾有周舍有言曰:‘千羊之皮,不若一狐之腋;眾人諾諾,不若 一士之諤諤。昔者、商紂默默而亡,武王諤諤而昌。’今自周舍之死,吾 未嘗聞吾過也,吾亡無日矣,是以寡人泣也。” 傳曰:齊景公問晏子:“為人何患?”晏子對曰:“患夫社鼠。”景 公曰:“何謂社鼠?”晏子曰:“社鼠出竊于外,入托于社,灌之恐坏牆 ,熏之恐燒木,此鼠之患。今君之左右,出則賣君以要利,入則托君不罪 乎亂法,又餺楚矗泊松縭籩椿家病!本肮痹唬?“嗚呼!豈其然?”“人有 市酒而甚美者,置表甚長,然至酒酸而不售,問里人其故。里人曰:‘公 之狗甚猛,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,狗輒迎而嚙之,是以酒酸不售也。’士 欲白万乘之主,用事者迎而嚙之,亦國之惡狗也。左右者為社鼠,用事者 為惡狗,此國之大患也。”詩曰:“瞻彼中林,侯薪侯蒸。”言朝廷皆小 人也。 昔者、司城子罕相宋,謂宋君曰:“夫國家之安危,百姓之治亂,在 君之行。夫爵祿賞賜舉,人之所好也,君自行之;殺戮刑罰,民之所惡也 ,臣請當之。”君曰:“善。寡人當其美,子受其惡,寡人自知不為諸侯 笑矣。”國人知殺戮之刑專在子罕也,大臣親之,百姓畏之,居不期年, 子罕遂去宋君,而專其政。故老子曰:“魚不可脫于淵,國之利器不可以 示人。”詩曰:“胡為我作,不即我謀。” 衛懿公之時、有臣曰弘演者、受命而使,未反,而狄人攻衛,于是懿 公欲興師迎之,其民皆曰:“君之所貴而有祿位者、鶴也,所愛者、宮人 也,亦使鶴与宮人戰,余安能戰?”遂潰而皆去。狄人至,攻懿公于熒澤 ,殺之,盡食其肉,獨舍其肝。弘演至,報使于肝,辭畢,呼天而號,哀 止,曰:“若臣者、獨死可耳。”于是,遂自刳出腹實,內懿公之肝,乃 死。桓公聞之,曰:“衛之亡也,以無道,今有臣若此,不可不存。”于 是复立衛于楚丘。如弘演、可謂忠士矣,殺身以捷其君,非徒捷其君,又 令衛之宗廟复立,祭祀不絕,可謂有大功矣。詩曰:“四方有羡,我獨居 憂,民莫不,我獨不敢休。”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。狐丘丈人曰:“仆聞之:有三利,必有三患,子 知之乎?”孫叔敖蹴然易容曰:“小子不敏,何足以知之!敢問何謂三利 ?何謂三患?”狐丘丈人曰:“夫爵高者、人妒之,官大者、主惡之,祿 厚者、怨歸之,此之謂也。”孫叔敖曰:“不然。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; 吾官益大,吾心益小;吾祿益厚,吾施益博。可以免于患乎?”狐丘丈人 曰:“善哉!言乎!堯舜其猶病諸!”詩曰:“溫溫恭人,如集于木;惴 惴小心,如臨于谷。” 孔子曰:“明王有三懼: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,二曰得志而恐驕 ,三曰聞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。昔者、越王勾踐与吳戰,大敗之,兼有 南夷,當是之時,君南面而立,近臣三,遠臣五,令諸大夫曰:‘聞過而 不以告我者、為上戮。’此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也。昔者、晉文王与楚戰 ,大胜之,燒其草,火三日不息,文公退而有憂色,侍者曰:‘君大胜楚 ,而有憂色,何也?’文公曰:‘吾聞能以戰胜安者、惟圣人;若夫詐胜 之徒,未嘗不危,吾是以憂也。’此得志而恐驕也。昔者、齊桓公得管仲 隰朋,南面而立,桓公曰:‘吾得二子也,吾目加明,吾耳加聰,不敢獨 擅,進之先祖。’此聞至道而恐不能行者也。由桓公晉文越王勾踐觀之, 三懼者、明君之務也。”詩曰:“溫溫恭人,如集于木;惴惴小心,如臨 于谷;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此言大王居人上也。 楚庄王賜其群臣酒,日暮酒酣、左右皆醉,殿上燭滅,有牽王后衣者 ,后M冠纓而絕之,言于王曰:“今燭滅,有牽妾衣者,妾M其纓而絕之 ,愿趣火視絕纓者。”王曰:“止。”立出令曰:“與寡人飲、不絕纓者 ,不為樂也。”于是冠纓無完者,不知王后絕冠纓者誰,于是王遂与群臣 歡飲乃罷。后吳興師攻楚,有人常為應行,合戰者五,陷陣卻敵,遂取大 軍之首而獻之。王怪而問之曰:“寡人未嘗有异于子,子何為于寡人厚也 。”對曰:“臣先殿上絕纓者也,當時宜以肝膽涂地,負日久矣,未有所 效,今幸得用,于臣之義,尚可為王破吳而強楚。”詩曰:“有者淵,褦 葦。”言大者無不容也。 傳曰:“伯奇孝而棄于親,隱公慈而殺于弟,叔武賢而殺于兄,比干 忠而誅于君。”詩曰:“予慎無辜。” 紂殺比干,箕子被發佯狂;陳靈公殺泄冶,鄧元去陳以族從;自此以 后,殷謚埽渤亡于楚,以其殺比干泄冶,而失箕子鄧元也。燕昭王得郭隗 鄒衍樂毅,是以魏趙興兵而攻齊,栖于莒。燕之地計眾,不与齊均也,然 所以信燕至于此者,由得士也。故無常安之國,無宜治之民,得賢者昌, 失賢者亡,自古及今,未有不然者也。明鏡者、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、所 以知今也。知惡古之所以危亡,而不務襲蹈其所以安存,則未有以异乎卻 走而求逮前人也。太公知之,故舉微子之后,而封比干之墓。夫圣人之于 賢者之后,尚如是厚也,而況當世之存者乎!詩曰:“昊天太憮,予慎無 辜。” 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,襄王待之無以异,乃讓其友。友曰:“夫姜桂 因地而生,不因地而辛;女因媒而嫁,不因媒而親。子之事王未耳,何怨 于我?”宋玉曰:“不然。昔者、齊有狡兔,盡一日走五百里,使之瞻見 指注,雖良狗猶不及狡兔之塵,若攝纓而縱紲之,〔則狡兔不能离也。今 子之屬臣也,攝纓而縱紲与〕瞻見指注與!”詩曰:“將安將樂,棄予作 遺。” 宋燕相齊,見逐,罷歸之舍,召門尉陳饒等二十六人曰:“諸大夫有 能与我赴諸侯者乎?”陳饒等皆伏而不對。宋燕曰:“悲乎哉!何士大夫 易得而難用也。”饒曰:“〔非士大夫易得而難用也,〕君弗能用也,〔 君不能用,〕則有不平之心,是失之己而責諸人也。”宋燕曰:“夫失諸 己而責諸人者何?”陳饒曰:“三斗之稷,不足于士,而君雁 有余粟, 是君之一過也。果園梨栗,后宮婦人以相提擲,士曾不得一嘗,是君之二 過也。綾紈綺瞠,靡麗于堂,從風而弊,士曾不得以為緣,是君之三過也 。且夫財者、君之所輕也,死者、士之所重也。君不能行君之所輕,而欲 使士致其所重,猶譬榵刀畜之,而干將用之,不亦難乎!”宋燕面有慚色 ,逡巡避席曰:“是燕之過也。”詩曰:“或以其酒,不以其漿。” 傳曰:善為政者、循情性之宜,順陰陽之序,通本末之理,合天人之 際,如是、則天地奉養,而生物丰美矣。不知為政者、使情厭性,使陰乘 陽,使末逆本,使人詭天气,鞠而不信,郁而不宜,如是,則災害生,怪 异起,群生皆傷,而年谷不熟,是以其動傷德,其靜無救,故緩者事之, 急者弗知,日反理而欲以為治。詩曰:“廢為殘賊,莫知其尤。” 魏文侯之時,子質仕而獲罪焉,去而北游,謂簡主曰:“從今已后, 吾不复樹德于人矣。”簡主曰:“何以也?”質曰:“吾所樹堂上之士半 ,吾所樹朝廷之大夫半,吾所樹邊境之人亦半。今堂上之士〔惡我于君, 朝廷之大夫〕恐我以法,邊境之人劫我以兵,是以不樹德于人也。”簡主 曰:“噫!子之言過矣。夫春樹桃李,夏得陰其下,秋得食其實。春樹蒺 藜,夏不可采其葉,秋得其刺焉。由此觀之,在所樹也。今子所樹,非其 人也。故君子先擇而后种也。”詩曰:“無將大車,惟塵冥冥。” 正直者、順道而行,順理而言,公平無私,不為安肆志,不為危激行 。昔衛獻公出走,反國,及郊,將班邑于從者而后入。太史柳庄曰:“如 皆守社稷,則孰負羈縶而從;如皆從,則孰守社稷。君反國而有私,無乃 不可乎!”于是不班也。柳庄正矣!昔者、衛大夫史魚病且死,謂其子曰 :“我數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,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。為人臣,生不能 進賢而退不肖,死不當治喪正堂,殯我于室、足矣。”衛君問其故,子以 父言聞,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,而退彌子瑕,從殯于正堂,成禮而后去 。生以身諫,死以尸諫,可謂直矣。詩曰:“靖共爾位,好是正直。” 孔子閑居,子貢侍坐,“請問為人下之道奈何?”孔子曰:“善哉! 爾之問也!為人下,其猶土乎?”子貢未達,孔子曰:“夫土者、掘之得 甘泉焉,樹之得五谷焉,草木植焉,鳥獸魚鱉遂焉;生則立焉,死則入焉 ;多功不言,賞世不絕,故曰:能為下者、其惟土乎!”子貢曰:“賜雖 不敏,請事斯語。”詩曰:“式禮莫愆。” 傳曰:南假子過程本,本為之烹鱺魚。南假子曰:“聞君子不食鱺魚 。”本子曰:“此乃君子食也,我何与焉?”假子曰:“夫高比、所以廣 德也,下比、所以狹行也;比于善者、自進之階,比于惡者,自退之原也 。且詩不云乎!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吾豈自比君子哉!志慕之而已矣。 ” 子貢問大臣,子曰:“齊有鮑叔,鄭有子皮。”子貢曰:“否。齊有 管仲,鄭有東里子產。”孔子曰:“產、荐也。”子貢曰:“然則荐賢賢 于賢。”曰:“知賢、知也,推賢、仁也,引賢、義也。有此三者,又何 加焉!” 孔子游于景之上,子路子貢顏淵從。孔子曰:“君子登高必賦,小子 愿者何?言其愿,丘將啟汝。”子路曰:“由愿奮長戟,蕩三軍,乳虎在 后,仇敵在前,蠡躍蛟奮,進救兩國之患。”孔子曰:“勇士哉!”子貢 曰:“兩國构難,壯士列陣,塵埃漲天,賜不持一尺之兵,一斗之糧,解 兩國之難,用賜者存,不用賜者亡。”孔子曰:“辯士哉!”顏回不愿, 孔子曰:“回何不愿?”顏淵曰:“二子已愿,故不敢愿。”孔子曰:“ 不同意,各有事焉,回其愿,丘將啟汝。”顏淵曰:“愿得小國而相之, 主以道制,臣以德化,君臣同心,外內相應,列國諸侯莫不從義向風,壯 者趨而進,老者扶而至,教行乎百姓,德施乎四蠻,莫不釋兵,輻輳乎四 門,天下咸獲永宁,姺飛蠕動,各樂其性,進賢使能,各任其事,于是君 綏于上,臣和于下,垂拱無為,動作中道,從容得禮,言仁義者賞,言戰 斗者死,則由何進而救,賜何難之解。”孔子曰:“圣士哉!大人出,小 子匿,圣者起,賢者伏。回与執政,則由賜焉施其能哉!”詩曰:“雨雪 ,見曰消。” 昔者、孔子鼓瑟,曾子子貢側門而听,曲終,曾子曰:“嗟乎!夫子 瑟聲殆有貪狼之志,邪僻之行,何其不仁,趨利之甚。”子貢以為然,不 對而入。夫子望見子貢有諫過之色,應難之狀,釋瑟而待之,子貢以曾子 之言告。子曰:“嗟乎!夫參、天下賢人也,其習知音矣!鄉者,丘鼓瑟 ,有鼠出游,狸見于屋,循梁微行,造焉而避,厭目曲脊,求而不得,丘 以瑟淫其音,參以丘為貪狼邪僻,不亦宜乎!”詩曰:“鼓鐘于宮,聲聞 于外。” 為人父者、必怀慈仁之愛,以畜養其子,撫循飲食,以全其身;及其 有識也,必嚴居正言,以先導之;及其束發也,授明師以成其技;十九見 志,請賓冠之,足以死其意;血脈澄靜,娉內以定之,信承親授,無有所 疑;冠子不言,發子不笞,听其微諫,無令憂之,此為人父之道也。詩曰 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長我育我。顧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 ” 卷八 越王勾踐使廉稽獻民于荊王,荊王使者曰:“越、夷狄之國也,臣請 欺其使者。”荊王曰:“越王、賢人也,其使者亦賢,子其慎之!”使者 出,見廉稽曰:“冠、則得以俗見,不冠、不得見。”廉稽曰:“夫越、 亦周室之列封也,不得處于大國,而處江海之陂,與之讌魚鱉為伍,文身 翦發,而后處焉。今來至上國,必曰:‘冠、得俗見,不冠、不得見。’ 如此、則上國使适越,亦將劓墨文身翦發,而后得以俗見,可乎?”荊王 聞之,披衣出謝。孔子曰:“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,可謂士矣。” 人之所以好富貴安樂,為人所稱譽者、為身也;惡貧賤危辱,為人所 謗毀者、亦為身也。然身何貴也?莫貴于气;人得气則生,失氣則死;其 气非金帛珠玉也,不可求于人也;非繒布五谷也,不可糴買而得也;在吾 身耳,不可不慎也。詩曰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 吳人伐楚,昭王去國,國有屠羊說從行,昭王反國,賞從者,及說, 說辭曰:“君失國,臣所失者屠;君反國,臣亦反其屠。臣之祿既厚,又 何賞之?”辭不受命,君強之,說曰:“君失國,非臣之罪,故不伏誅; 君反國,非臣之功、故不受其賞。吳師入郢,臣畏寇避患,君反國,說何 事焉。”君曰:“不受,則見之。”說對曰:“楚國之法,商人欲見于君 者,必有大獻重質,然后得見。今臣智不能存國,節不能死君,勇不能待 寇,然見之,非國法也。”遂不受命,入于澗中。昭王謂司馬子期曰:“ 有人于此,居處甚約,議論甚高,為我求之,愿為兄弟,請為三公。”司 馬子期舍車徒求之,五日五夜,見之,謂曰:“國危不救,非仁也;君命 不從,非忠也;惡富貴于上,甘貧苦于下,意者過也。今君愿為兄弟,請 為三公,不听君,何也?”說曰:“三公之位,我知其貴于刀俎之肆矣; 万鐘之祿,我知其富于屠年之利矣。今見爵祿之利,而忘辭受之禮,非所 聞也。”遂辭三公之位,而反乎屠羊之肆。君子聞之曰:“甚矣哉!屠羊 子之為也,約己持窮,而處人之國矣。”說曰:“何謂窮?吾讓之以禮, 而終其國也。”曰:“在深淵之中,而不援彼之危,見昭王德衰于吳,而 怀寶絕跡,以病其國,欲獨全己者也,是厚于己而薄于君,狷乎!非救世 者也。”“何如則可謂救世矣?”曰:“若申伯仲山甫可謂救世矣!昔者 、周德大衰,道廢于厲,申伯仲山甫輔相宣王,撥亂世,反之正,天下略 振,宗廟复興,申伯仲山甫乃并順天下,匡救邪失,喻德教,舉遺士,海 內翕然向風。故百姓勃然詠宣王之德。詩曰:‘周邦咸喜,戎有良翰。’ 又曰:‘邦國若否,仲山甫明之。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夙夜匪懈,以事 一人。’如是、可謂救世矣。” 齊崔杼s庄公,荊蒯芮使晉而反。其仆曰:“崔杼s庄公,子將奚如 ?”荊蒯芮曰:“驅之!將入死而報君。”其仆曰:“君之無道也,四鄰 諸侯莫不聞也,以夫子而死之,不亦難乎?”荊蒯芮曰:“善哉!而言也 !早言,我能諫;諫而不用,我能去;今既不諫,又不去。吾聞之;食其 食,死其事,吾既食亂君之食,又安得治君而死之!”遂驅車而入,死其 事。仆曰:“人有亂君,猶必死之;我有治長,可無死乎!”乃結轡自刎 于車上。君子聞之,曰:“荊蒯芮可謂守節死義矣,仆夫則無為死也,猶 飲食而遇毒也。”詩曰:“風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”荊先生之謂也。易曰 :“不琩隡w,或承之羞。”仆夫之謂也。 遜而直、上也,切次之,謗諫為下,懦為死。詩曰:“柔亦不茹。” 宋万与庄公戰,獲乎庄公,庄公敗舍諸宮中,數月,然后歸之,反為 大夫于宋。宋万与閔公博,婦人皆在側,万曰:“甚矣!魯侯之淑,魯侯 之美也,天下諸侯宜為君者、惟魯侯耳!”閔公矜此婦人,妒其言,顧曰 :“爾虜,焉知魯侯之美惡乎?”宋万怒,博閔公,絕。仇牧聞君s,趨 而至,遇之于門,手劍而叱之,万臂仇牧,碎其首,齒著乎門闔。仇牧可 謂不畏強御矣。詩曰:“惟仲山甫,柔亦不茹,剛亦不吐。” 可于君,不可于父,孝子不為也;可于父,不可于君,君子不為也。 故君不可奪,親亦不可奪也。詩曰:“愷悌君子,四方為則。” 黃帝即位,施惠承天,一道修德,惟仁是行,宇內和平,未見鳳凰, 惟思其象,夙寐晨興,乃召天老而問之,曰:“鳳象何如?”天老對曰: “夫鳳象、鴻前麟后,蛇頸而魚尾,龍文而龜身,燕頷而雞啄;戴德負仁 ,抱中挾義;小音金,大音鼓;延頸奮翼,五彩備明;舉動八風,气應時 雨;食有質,飲有儀;往即文始,來即嘉成;惟鳳為能通天祉,應地靈, 律五音,覽九德。天下有道,得鳳象之一,則鳳過之,得鳳象之二,則鳳 翔之,得鳳象之三,則鳳集之,得鳳象之四,則鳳春秋下之,得鳳象之五 ,則鳳沒身居之。”黃帝曰:“于戲!允哉!朕何敢与焉。”于是黃帝乃 服黃衣,戴黃冕,致齋于宮,鳳乃蔽日而至,黃帝降于東階,西面再拜稽 首,曰:“皇天降祉,不敢不承命。”鳳乃止帝東國,集帝梧桐,食帝竹 實,沒身不去。詩曰:“鳳凰于飛,劌劌其羽,亦集爰止。” 魏文侯有子曰擊,次曰訴,訴少而立以嗣,封擊中山。三年莫往來, 其傅趙蒼唐曰:“父忘子,子不可忘父,何不遣使乎?”擊曰:“愿之, 而未有所使也。”蒼唐曰:“臣請使。”擊曰:“諾。”于是乃問君所好 与所嗜,曰:“君好北犬,嗜晨鷫。”遂求北犬晨鷫賚行。蒼唐至,曰: “北蕃中山之君有北犬晨鷫,使蒼唐再拜獻之。”文侯曰:“擊知吾好北 犬晨鷫也,則見使者。”文侯曰:“擊無恙乎?”蒼唐唯唯而不對,三問 而三不對。文侯曰:“不對何也?”蒼唐曰:“臣聞:諸侯不名。君既已 賜弊邑,使得小國侯,君問以名,不敢對也。”文侯曰:“中山之君無恙 乎?”蒼唐曰:“今者、臣之來,拜送于郊。”文侯曰:“中山之君長短 若何矣?”蒼唐曰:“問諸侯,比諸侯;諸侯之朝,則側者皆人臣,無所 比之,然則、所賜衣裘,几能胜之矣。”文侯曰:“中山之君亦何好乎? ”對曰:“好詩。”文侯曰:“于詩何好?”曰:“好黍离与晨風。”文 侯曰:“黍离何哉?”對曰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邁靡靡,中心搖 搖。知我者、謂我心憂;不知我者、謂我何求。悠悠蒼天,此何人哉?” 文侯曰:“怨乎?”曰:“非敢怨也,時思也。”文侯曰:“晨風謂何? ”對曰:“彼晨風,郁彼北林。未見君子,憂心欽欽。如何如何!忘我實 多。”于是文侯大悅,曰:“欲知其子,視其母;欲知其君,視其所使。 中山君不賢,惡能得賢。”遂廢太子訴,召中山君以為嗣。詩曰:“鳳凰 于飛,劌劌其羽,亦集爰止。藹藹王多吉士,惟君子使,媚于天子。”君 子曰:“夫使、非直敝車罷馬而已,亦將喻誠信,通气志,明好惡,然后 可使也。” 子賤治單父其民附,孔子曰:“告丘之所以治之者。”對曰:“不齊 時發倉廩,振困窮,補不足。”孔子曰:“是小人附耳,未也。”對曰: “賞有能,招賢才,退不肖。”孔子曰:“是士附耳,未也。”對曰:“ 所父事者三人,所兄事者五人,所友者十有二人,所師者一人。”孔子曰 :“所父事者三人,〔足以教孝矣,〕所兄事者五人,足以教弟矣;所友 者十有二人,足以壅蔽矣;所師者一人,足以慮無失策,舉無敗功矣。惜 乎!不齊〔之所為者小也,〕為之大,功乃与堯舜參矣。”詩曰:“愷悌 君子,民之父母。”子賤其似之矣。 度地圖居以立國,崇恩博利以怀眾,明好惡以正法度,率民力稼,學 校庠序以立教,事老養孤以化民,升賢賞功以勸善,懲奸絀失以丑惡,講 御習射以防患,禁奸止邪以除害,接賢連友以廣智,宗親族附以益強。詩 曰:“愷悌君子。” 齊景公使人于楚,楚王与之上九重之台,顧使者曰:“齊有台若此乎 ?”使者曰:“吾君有治位之坐,土階三等,茅茨不翦,朴椽不壅擼燦 蝺w轎爸湊呃停簿又湊嚀 參峋醷?台若此者!”楚王蓋悒如也。使者可 謂不辱君命,其能專對矣。 傳曰:予小子使爾繼邵公之后。受命者必以其祖命之。孔子為魯司寇 ,命之曰:“宋公之子弗甫有孫魯孔丘,命爾為司寇。”孔子曰:“弗甫 敦及厥辟,將不堪。”公曰:“不妄。” 傳曰:諸侯之有德,天子錫之:一錫車馬,再錫衣服,三錫虎賁,四 錫樂器,五錫納陛,六錫朱戶,七錫弓矢,八錫榥鉞,九錫鬯。詩曰:“ 厘爾圭瓚,鬯一卣。”齊景公問子貢曰:“先生何師?”對曰:“魯仲尼 。”曰:“仲尼賢乎?”曰:“圣人也,豈直賢哉!”景公嘻然而笑曰: “其圣何如?”子貢曰:“不知也。”景公悖然作色曰:“始言圣人,今 言不知,何也?”子貢曰:“臣終身戴天,不知天之高也;終身踐地,不 知地之厚也。若臣之事仲尼,譬猶渴操壺杓,就江海而飲之,腹滿而去, 又安知江海之深乎?”景公曰:“先生之譽,得無太甚乎!”子貢曰:“ 臣賜何敢甚言,尚慮不及耳!臣譽仲尼,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,其無益 亦明矣;使臣不譽仲尼,譬猶兩手杷泰山,無損亦明矣。”景公曰:“善 豈其然!善豈其然!”詩曰:“綿綿翼翼,不測不克。” 一谷不升謂之荒,二谷不升謂之飢,三谷不升謂之饉,四谷不升謂之 荒,五谷不升謂之大侵。大侵之禮,君食不兼味,台榭不飾,道路不除, 百官補而不制,鬼神禱而不祠,此大侵之禮也。詩曰:“我居御卒荒。” 此之謂也。 古者、天子為諸侯受封,謂之采地,百里諸侯以三十里,七十里諸侯 以二十里,五十里諸侯以十里。其后子孫雖有罪而絀,使子孫賢者守其地 ,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,此之謂興滅國,繼絕世也。書曰:“茲予享于 先王,爾祖其從享之。” 梁山崩,晉君召大夫伯宗,道逢輦者,以其輦服其道,伯宗使其右下 ,欲鞭之。輦者曰:“君趨道豈不遠矣,不知事而行,可乎?”伯宗喜, 問其所居。曰:“絳人也。”伯宗曰:“子亦有聞乎?”曰:“梁山崩, 壅河,顧三日不流,是以召子。”伯宗曰:“如之何?”曰:“天有山, 天崩之;天有河,天壅之。伯宗將如之何!”伯宗私問之。曰:“君其率 群臣,素服而哭之,既而祠焉,河斯流矣。”伯宗問其姓名,弗告。伯宗 到,君問,伯宗以其言對。于是君素服,率群臣而哭之,既而祠焉,河斯 流矣。君問伯宗何以知之,伯宗不言受輦者,詐以自知。孔子聞之,曰: “伯宗其無后,攘人之善。”詩曰:“天降喪亂,滅我立王。”又曰:“ 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。” 晉平公使范昭觀齊國之政,景公錫之宴,晏子在前,范昭趨曰:“愿 君之y樽以為壽。”景公顧左右曰:“酌寡人樽,獻之客。”〔“范昭已 飲。”〕晏子對曰:“徹去樽。”范昭不說,起舞,顧太師曰:“子為我 奏成周之樂,愿舞。”太師對曰:“盲臣不習。”范昭起,出門。景公謂 晏子曰:“夫晉、天下大國也,使范昭來觀齊國之政,今子怒大國之使者 ,將奈何?”晏子曰:“范昭之為人也,非陋而不知禮也,是欲試吾君, 嬰故不從。”于是景公召太師而問之曰:“范昭使子奏成周之樂,何故不 調?”對如晏子。于是范昭歸,報平公曰:“齊未可找砟玨Z碴套爸矗晃 岱鈣淅鄭蔡筆爸礎!笨鬃游之,曰:“善乎!晏子不出俎豆之,折衝千里 。”詩曰:“實右序有周,薄言震之,莫不震疊。” 三公者何?曰:司空、司馬、司徒也。司馬主天,司空主土,司徒主 人。故陰陽不和,四時不節,星辰失度,災變异常,則責之司馬。山陵崩 竭,川谷不流,五谷不植,草木不茂,則責之司空。君臣不正,人道不和 ,國多盜賊,下怨其上,則責之司徒。故三公典其職,憂其分,舉其辯, 明其隱,此三公之任也。詩曰:“濟濟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又曰:“明昭 有周,式序在位。”言各稱職也。 夫賢君之治也:溫良而和,寬容而愛,刑清而省,喜賞而惡罰,移風 崇教,生而不殺,布惠施恩,仁不偏与,不奪民力,役不菖時,百姓得耕 ,家有收聚,民無凍餒,食無腐敗,士不造無用,雕文不粥于肆,斧斤以 時入山林,國無佚士,皆用于世,黎庶歡樂,衍盈方外,遠人歸義,重譯 執贄,故得風雨不烈。小雅曰:“有{萋萋,興雨祈祈。”以是知太平無 飄風暴雨明矣。 昨日何生?今日何成?必念歸厚,必念治生;日慎一日,完如金城。 詩曰:“我日斯邁,而月斯征。夙興夜寐,無忝爾所生。” 官怠于有成,病加于小愈,禍生于懈惰,孝衰于妻子,察此四者、慎 終如始。易曰:“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”詩曰:“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 ” 孔子燕居,子貢攝齊而前曰:“弟子事夫子有年矣,才竭而智罷,振 于學問,不能复進,請一休焉。”子曰:“賜也,欲焉休乎?”曰:“賜 欲休于事君。”孔子曰:“詩云:‘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’為之若此其 不易也,若之何其休也!”曰:“賜休于事父。”孔子曰:“詩云:‘孝 子不匱,永錫爾類。’為之若此其不易也,如之何其休也!”曰:“賜欲 休于事兄弟。”孔子曰:“詩云:‘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 樂且耽。’為之若此其不易也,如之何其休也!”曰:“賜欲休于耕田。 ”孔子曰:“詩云:‘晝爾于茅,宵爾索;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’為 之若此其不易也,若之何其休也。”子貢曰:“君子亦有休乎?”孔子曰 :“闔棺兮乃止播耳,不知其時之易遷兮,此之謂君子所休也。故學而不 已,闔棺乃止。”詩曰:“日就月將。”言學者也。 魯哀公問冉有曰:“凡人之質而已,將必學而后為君子乎?”冉有對 曰:“臣聞之:雖有良玉,不刻鏤,則不成器;雖有美質,不學,則不成 君子。”曰:“何以知其然也?”“夫子路、卞之野人也,子貢、衛之賈 人也,皆學問于孔子,遂為天下顯士,諸侯聞之,莫不尊敬,卿大夫聞之 ,莫不親愛,學之故也。昔吳楚燕代謀為一舉而欲伐秦,祧賈、監門之子 也,為秦往使也,遂絕其謀,止其兵,及其反國,秦王大悅,立為上卿。 夫百里奚、齊之乞者也,逐于齊西,無以進,自賣五羊皮,為一軛車,見 秦繆公,立為相,遂霸西戎。太公望少為人婿,老而見去,屠牛朝歌,賃 于棘津,釣于溪,文王舉而用之,封于齊。管仲親射桓公,遂除報讎之心 ,立以為相,存亡繼絕,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。此四子者、皆嘗卑賤窮辱 矣、然其名聲馳于后世,豈非學問之所致乎?由此觀之,士必學問然后成 君子。詩曰:‘日就月將。’”于是哀公嘻然而笑曰:“寡人雖不敏,請 奉先生之教矣。” 曾子有過,曾引杖擊之,仆地,有間,乃蘇,起曰:“先生得無病乎 ?”魯人賢曾子,以告夫子。夫子告門人:“參來,〔勿內也。”曾參自 以無罪,使人謝孔子,孔子曰:“〕汝不聞:昔者、舜為人子乎?小棰則 待笞,大杖則逃。索而使之,未嘗不在側;索而殺之,未嘗可得。今汝委 身以待暴怒,拱立不去,殺身以陷父不義,其不孝孰大焉?汝非王者之民 〔也,殺王者之民〕,其罪何如?”詩曰:“优哉柔哉!亦是戾矣!”又 曰:“載色載笑,匪怒伊教。” 齊景公使人為弓,三年乃成,景公得弓而射,不穿三札,景公怒,將 殺弓人。弓人之妻往見景公曰:“蔡人之子,弓人之妻也。此弓者、太山 之南,烏號之柘,軂牛之角,荊麋之筋,河魚之膠也。四物、天下之練材 也,不宜穿札之少如此。且妾聞:奚公之車,不能獨走;莫邪雖利,不能 獨斷;必有以動之。夫射之道:在手若附枝,掌若握卵,四指如斷短杖, 右手發之,左手不知,此蓋射之道。”景公以為儀而射之,穿七札,蔡人 之夫立出矣。詩曰:“好是正直。” 齊有得罪于景公者,景公大怒,縛置之殿下,召左右肢解之,敢諫者 誅。晏子左手持頭,右手磨刀,仰而問曰:“古者明王圣主其肢解人,不 審從何肢解始也?”景公离席曰:“縱之,罪在寡人。”詩曰:“好是正 直。” 傳曰:“居處齊則色姝,食飲齊則气珍,言語齊則信听,思齊則成, 志齊則盈。五者齊,斯神居之。詩曰:“既和且平,依我磬聲。” 魏文侯問狐卷子曰:“父賢足恃乎?”對曰:“不足。”“子賢足恃 乎?”對曰:“不足。”“兄賢足恃乎?”曰:“不足。”“弟賢足恃乎 ?”對曰:“不足。”“臣賢足恃乎?”對曰:“不足。”文侯勃然作色 而怒曰:“寡人問此五者于子,一一皆以為不足者,何也?”對曰:“父 賢不過堯,而丹朱放;子賢不過舜,而瞽瞍頑;兄賢不過舜,而象傲;弟 賢不過周公,而管叔誅;臣賢不過湯武,而桀紂伐。望人者不至,恃人者 不久。君欲治,從身始,人何可恃乎?”詩曰:“自求伊祜。” 湯作護。聞其宮聲,使人溫良而寬大;聞其商聲,使人方廉而好義; 聞其角聲,使人惻隱而愛仁;聞其征聲,使人樂養而好施;聞其羽聲,使 人恭敬而好禮。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” 孔子曰:“易先同人,后大有,承之以謙,不亦可乎?”故天道虧盈 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者、抑 事而損者也,持盈之道,抑而損之,此謙德之于行也,順之者吉,逆之者 凶。五帝既沒,三王既衰,能行謙德者,其惟周公乎!文王之子,武王之 弟,成王之叔父,假天子之尊位七年,所執贄而帥見者十人,所還質而友 見者十三人,窮巷白屋之士所先見者四十九人,時進善者百人,宮朝者千 人,諫臣五人,輔臣五人,拂臣六人,載干戈以至于封侯,而同姓之士百 人。孔子曰:“猶以周公為天下賞,則以同族為眾,而异族為寡也。”故 德行寬容、而守之以恭者榮;土地廣大、而守之以儉者安;位尊祿重、而 守之以卑者貴;人眾兵強、而守之以畏者胜;聰明睿智、而守之以愚者哲 ;博聞強記、而守之以淺者不溢。此六者皆謙德也。易曰:“謙、亨,君 子有終,吉。”能以此終吉者、君子之道也。貴為天子,富有四海,而德 不謙,以亡其自身者、桀紂是也,而況眾庶乎!夫易有一道焉,大足以治 天下,中足以安家國,近足以守其身者、其惟謙德乎!詩曰:“湯降不遲 ,圣敬日躋。” 昔者、田子方出,見老馬于道,喟然有志焉,以問御者曰:“此何馬 也?”曰:“故公家畜也,罷而不為用,故出放也。”田子方曰:“少盡 其力,而老去其身,仁者不為也。” 束帛而贖之。窮士聞之,知所歸心矣。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” 齊庄公出獵,有螳舉足將摶其輪。問其御曰:“此何虫也?”御曰: “此螳也。其為虫、知進而不知退,不量力而輕就敵。”庄公曰:“以為 人,必為天下勇士矣。”于是回車避之。而勇士歸之。詩曰:“湯降不遲 。” 魏文侯問李克曰:“人有惡乎?”李克曰:“有。夫貴者、則賤者惡 之,富者、則貧者惡之,智者、則愚者惡之。”文侯曰:“善行此三者、 使人勿惡,亦可乎?”李克曰:“可。臣聞:貴而下賤,則眾弗惡也;富 能分貧,則窮士弗惡也;智而教愚,則童蒙者弗惡也。”文侯曰:“善哉 言乎!堯舜其猶病諸!寡人雖不敏,請守斯語矣。”詩曰:“不遑啟處。 ” 有鳥于此,架巢于葭葦之顛,天喟然而風,則葭折而巢坏何?其所托 者弱也。稷蜂不攻,而社鼠不熏,非以稷蜂社鼠之神,其所托者善也。故 圣人求圣者以輔。夫吞舟之魚大矣,蕩而失水,則為螻蟻所制,失其輔也 。故曰:不明爾德,時無背無側;爾德不明,以無陪無卿。”
卷九 孟子少時誦,其母方織,孟輟然中止,乃复進,其母知其也,呼而問 之曰:“何為中止?”對曰:“有所失复得。”其母引刀裂其織,以此誡 之,自是之后,孟子不复矣。孟子少時,東家殺豚,孟子問其母曰:“東 家殺豚,何為?”母曰:“欲啖汝。”其母自悔而言曰:“吾怀妊是子, 席不止,不坐;割不正,不食;胎教之也。今适有知而欺之,是教之不信 也。”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,明不欺也。詩曰:“宜爾子孫繩繩兮。”言 賢母使子賢也。 田子為相,三年歸休,得金百鎰,奉其母。母曰:“子安得此金?” 對曰:“所受俸祿也。”母曰:“為相三年,不食乎?治官如此,非吾所 欲也。孝子之事親也,盡力致誠,不義之物,不入于館,為人子不可不孝 也!子其去之。”田子愧慚,走出,造朝還金,退請就獄。王賢其母,說 其義,即舍田子罪,令复為相,以金賜其母。詩曰:“宜爾子孫繩繩兮。 ” 孔子行,聞哭聲甚悲。孔子曰:“驅!驅!前有賢者。”至、則皋魚 也。被褐擁潪,哭于道傍。孔子辟車与之言曰:“子非有喪,何哭之悲也 ?”皋魚曰:“吾失之三矣:少而學,游諸侯,以后吾親,失之一也;高 尚吾志,間吾事君,失之二也;与友厚而小絕之,失之三矣。樹欲靜而風 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也。往而不可〔追者,年也,去而不可〕得見者、 親也。吾請從此辭矣。”立槁而死。孔子曰:“弟子誡之,足以識矣。” 于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。 子路曰:“有人于斯,夙興夜寐,手足胼胝,而面目黧黑,樹藝五谷 ,以事其親,而無孝子之名者、何也?”孔子曰:“吾意者、身未敬邪! 色不順邪!辭不遜邪!古人有言曰:‘衣歟!食歟!曾不爾即。’子勞以 事其親,無此三者,何為無孝之名!意者、所友非仁人邪!坐,語汝,雖 有國士之力,不能自舉其身,非無力也,勢不便也。是以君子入則篤孝, 出則友賢,何為其無孝子之名!詩曰:“父母孔邇。” 伯牙鼓琴,鐘子期听之,方鼓琴,志在山,鐘子期曰:“善哉!鼓琴 !巍巍乎如太山。”志在流水,鐘子期曰:“善哉!鼓琴!洋洋乎若江河 。”鐘子期死,伯牙僻琴絕弦,終身不复鼓琴,以為世無足与鼓琴也。非 獨琴如此,賢者亦有之,苟非其時,則賢者將奚由得遂其功哉! 秦攻魏,破之。少子亡而不得。令魏國曰:“有得公子者,賜金千斤 ;匿者、罪至十族。”公子乳母与俱亡。人謂乳母曰:“得公子者賞甚重 ,乳母當知公子處而言之。”乳母應之曰:“我不知其處,雖知之,死則 死,不可以言也。為人養子,不能隱而言之,是畔上畏死。吾聞:忠不畔 上,勇不畏死。凡養人子者,生之,非務殺之也,豈可見利畏誅之故,廢 義而行詐哉!吾不能生而使公子獨死矣。”遂与公子俱逃澤中。秦軍見而 射之,乳母以身蔽之,著十二矢,遂不令中公子。秦王聞之,饗以太牢, 且爵其兄為大夫。詩曰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。” 子路曰:“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不善之。”子貢曰:“ 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則引之進退而己耳。”顏回曰:“人善 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亦善之。”三子所持各异,問于夫子。夫子 曰:“由之所持,蠻貊之言也;賜之所言,朋友之言也;回之所言,親屬 之言也。”詩曰:“人之無良,我以為兄。” 齊景公縱酒,醉,而解衣冠,鼓琴以自樂。顧左右曰:“仁人亦樂此 乎?”左右曰:“仁人耳目猶人,何為不樂乎!”景公曰:“駕車以迎晏 子。”晏子聞之,朝服而至。景公曰:“今者、寡人此樂,愿與大夫同之 。”晏子曰:“君言過矣!自齊國五尺已上,力皆能胜嬰与君,所以不敢 者、畏禮也。故自天子無禮,則無以守社稷;諸侯無禮,則無以守其國; 為人上無禮,則無以使其下;為人下無禮,則無以事其上;大夫無禮,則 無以治其家;兄弟無禮,則不同居;人而無禮,不若遄死。”景公色,离 席而謝曰:“寡人不仁無良,左右淫湎寡人,以至于此,請殺左右,以補 其過。”晏子曰:“左右無過。君好禮,則有禮者至,無禮者去;君惡禮 ,則無禮者至,有禮者去。左右何罪乎?”景公曰:“善哉!”乃更衣而 坐,觴酒三行,晏子辭去,景公拜送。詩曰:“人而無禮,胡不遄死。” 傳曰:堂衣若扣孔子之門,曰:“丘在乎?丘在乎?”子貢應之曰: “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,親內及外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子 何言吾師之名焉?”堂衣若曰:“子何年少言之絞?”子貢曰:“大車不 絞,則不成其任;琴瑟不絞,則不成其音。子之言絞,是以絞之也。”堂 衣若曰:“吾始以鴻之力,今徒翼耳!”子貢曰:“非鴻之力,安能舉其 翼!”詩曰:“如切如?,如琢如磨。” 齊景公出弋昭華之池,顏鄧聚主鳥而亡之,景公怒,而欲殺之。晏子 曰:“夫鄧聚有死罪四,請數而誅之。”景公曰:“諾。”晏子曰:“鄧 聚為吾君主鳥而亡之,是罪一也;使吾君以鳥之故而殺人,是罪二也;使 四國諸侯聞之,以吾君重鳥而輕士,是罪三也;天子聞之,必將貶絀吾君 ,危其社稷,絕其宗廟,是罪四也。此四罪者、故當殺無赦,臣請加誅焉 。”景公曰:“止。此亦吾過矣,愿夫子為寡人敬謝焉。”詩曰:“邦之 司直。” 魏文侯問于解狐曰:“寡人將立西河之守,誰可用者?”解狐對曰: “荊伯柳者、賢人,殆可。”〔文侯曰:“是非子之讎也?”對曰:“君 問可,非問讎也。”〕文侯將以荊伯柳為西河守。荊伯柳問左右,誰言我 于吾君。左右皆曰:“解狐。”荊伯柳見解狐而謝之曰:“子乃寬臣之過 也,言于君,謹再拜謝。”解狐曰:“言子者,公也;怨子者,吾私也。 公事已行,怨子如故。”張弓射之,走十步而沒,可謂勇矣。詩曰:“邦 之司直。” 楚有善相人者,所言無遺美,聞于國中。庄王召見而問焉。對曰:“ 臣非能相人也,能相人之友者也。觀布衣者,其友皆孝悌篤謹畏令,如此 者,家必日益,而身日安,此所謂吉人者也。觀事君者,其友皆誠信有行 好善,如此者、措事日益,官職日進,此所謂吉臣者也。人主朝臣多賢, 左右多忠,主有失敗,皆交爭正諫,如此者、國日安,主日尊,名聲日顯 ,此所謂吉主者也。臣非能相人也,觀友者也。”王曰:“善。”其所以 任賢使能,而霸天下者,始遇之于是也。詩曰:“彼己之子,邦之彥兮。 ”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。有婦人中澤而哭,其音甚哀。孔子使弟子問焉, 曰:“夫人何哭之哀?”婦人曰:“鄉者、刈蓍薪,亡吾蓍簪,吾是以哀 也。”弟子曰:“刈蓍薪而亡蓍簪,有何悲焉!”婦人曰:“非傷亡簪也 ,蓋不忘故也。” 傳曰:君子之聞道,入之于耳,藏之于心,察之以仁,守之以信,行 之以義,出之以遜,故人無不虛心而听也。小人之聞道,入之于耳,出之 于口,苟言而已,譬如飽食而嘔之,其不惟肌膚無益,而于志亦戾矣。詩 曰:“胡能有定。” 孔子與子貢子路顏淵游于戎山之上。孔子喟然嘆曰:“二三子各言爾 志,予將覽焉。由、爾何如?”對曰:“得白羽如月,赤羽如朱,擊鐘鼓 者、上聞于天,下槊于地,使將而攻之,惟由為能。”孔子曰:“勇士哉 !賜、爾何如?”對曰:“得素衣縞冠,使于兩國之間,不持尺寸之兵, 斗升之糧,使兩國相親如弟兄。”孔子曰:“辯士哉!回、爾何如?”對 曰:“鮑魚不与蘭同笥而藏,桀紂不与堯舜同時而治。二子已言,回何言 哉!”孔子曰:“回有鄙之心。”顏淵曰:“愿得明王圣主為之相,使城 郭不治,溝池不鑿,陰陽和調,家給人足,鑄庫兵以為農器。”孔子曰: “大士哉!由來區區汝何攻?賜來便便汝何使?愿得之冠,為子宰焉。” 賢士不以恥食,不以辱得。老子曰:“名与身孰親?身与貨孰多?得 与亡孰病?是故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 久。大成若缺,其用不敝;大盈若衝,其用不窮;大直若 大辯若訥,大 巧若拙,其用不屈。罪莫大于多欲,禍莫大于不知足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 矣。” 孟子妻獨居,踞,孟子入戶視之。白其母曰:“婦無禮,請去之。” 母曰:“何也?”曰:“踞。”其母曰:“何知之?”孟子曰:“我親見 之。”母曰:“乃汝無禮也,非婦無禮。禮不云乎:‘將入門,〔問孰存 ;〕將上堂,聲必揚;將入戶,視必下。’不掩人不備也。今汝往燕私之 處,入戶不有聲,令人踞而視之,是汝之無禮也,非婦無禮也。”于是孟 子自責,不敢出婦。詩曰:“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?” 孔子出衛之東門,逆姑布子卿。曰:“二三子引車避,有人將來,必 相我者也,志之。”姑布子卿亦曰:“二三子引車避,有圣人將來。”孔 子下,步。姑布子卿迎而視之五十步,從而望之五十步。顧子貢曰:“是 何為者也?”子貢曰:“賜之師也,所謂魯孔丘也。”姑布子卿曰:“是 魯孔丘歟!吾固聞之。”子貢曰:“賜之師何如?”姑布子卿曰:“得堯 之顙,舜之目,禹之頸,皋陶之喙。從前視之,盎盎乎似有王者;從后視 之,高肩弱脊,此惟不及四圣者也。”子貢吁然。姑布子卿曰:“子何患 焉。污面而不惡,葭喙而不借,遠而望之,羸乎若喪家之狗,子何患焉! 子何患焉!”子貢以告孔子。孔子無所辭,獨辭喪家之狗耳,曰:“丘何 敢乎?”子貢曰:“污面而不惡,葭喙而不借,賜以知之矣。不知喪家狗 ,何足辭也?”子曰:“賜、汝獨不見夫喪家之狗歟!既斂而槨,布器而 祭,顧望無人。意欲施之,上無明王,下無賢士方伯,王道衰,政教失, 強陵弱,眾暴寡,百姓縱心,莫之綱紀。是人固以丘為欲當之者也。丘何 敢乎!” 修身不可不慎也:嗜欲侈則行虧,讒毀行則害成;患生于忿怒,禍起 于纖微;污辱難湔洒,敗失不复追。不深念遠慮,后悔何益!徼幸者、伐 性之斧也,嗜欲者、逐禍之馬也,謾誕者、趨禍之路也,毀于人者、困窮 之舍也。是故君子不徼幸,節嗜欲,務忠信,無毀于一人,則名聲尚尊, 稱為君子矣。詩曰:“何其處兮,必有与也。” 君子之居也,綏如安裘,晏如覆f。天下有道,則諸侯畏之;天下無 道,則庶人易之。非獨今日,自古亦然。昔者,范蠡行游,与齊屠地居, 奄忽龍變,仁義沈浮,湯湯慨慨,天地同憂。故君子居之,安得自若!詩 曰:“心之憂矣,其誰知之?” 田子方之魏。魏太子從車百乘而迎之郊,太子再拜謁田子方,田子方 不下車。太子不說曰:“敢問何如則可以驕人?”田子方曰:“吾聞以天 下驕人而亡者、有矣。〔以一國驕人而亡者,有矣。〕由此觀之,則貧賤 可以驕人矣。夫志不得,則授履而适秦楚耳,安往而不得貧賤乎?”于是 太子再拜而后退,田子方遂不下車。 戴晉生弊衣冠而往見梁王。梁王曰:“前日寡人以上大夫之祿要先生 ,先生不留;今過寡人邪!”戴晉生欣然而笑,仰而永嘆曰:“嗟乎!由 此觀之,君曾不足与游也。君不見大澤中雉乎?五步一,終日乃飽;羽毛 悅澤,光照于日月;奮翼爭鳴,聲響于陵澤者何?彼樂其志也。援置之种 校渤粱粟,不旦時而飽;然猶羽毛憔悴,志气益下,低頭不鳴,夫食豈不 善哉?彼不得其志故也。今臣不遠千里而從君游者,豈食不足?竊慕君之 道耳,臣始以君為好士,天下無雙,乃今見君不好士明矣!”辭而去,終 不复往。 楚庄王使使賚金百斤,聘北郭先生。先生曰:“臣有箕帚之使,愿入 計之。”即謂夫人曰:“楚欲以我為相,今日相,即結駟列騎,食方丈于 前,如何?”婦人曰:“夫子以織屨為食,食粥綽模參漪c從欽摺臥眨坑 胛鏤拗我病袢緗徭崍舋錚菜 膊還菹皇撤丈于前,所甘不過一肉。以容膝 之安,一肉之味,而殉楚國之憂,其可乎?”于是遂不應聘,與婦去之。 詩曰:“彼美淑姬,可与晤言。” 傳曰:昔戎將由余使秦。秦繆公問以得失之要,對曰:“古有國者, 未嘗不以恭儉也,失國者、未嘗不以驕奢也。”由余因論五帝三王之所以 衰,及至布衣之所以亡,繆公然之。于是告內史王繆曰:“鄰國有圣人, 敵國之憂也。由余、圣人也,將奈之何?”王繆曰:“夫戎王居僻陋之地 ,未嘗見中國之聲色也,君其遺之女樂,以淫其志,亂其政,其臣下必疏 ,因為由余請緩期,使其君臣有間,然后可圖。”繆公曰:“善。”乃使 王繆以女樂二列遺戎王,為由余請期,戎王大悅,許之。于是張酒听樂, 日夜不休,終歲淫縱,卒馬多死。由余歸,數諫不听,去,之秦,秦公子 迎,拜之上卿。 子夏過曾子。曾子曰:“入食。”子夏曰:“不為公費乎?”曾子曰 :“君子有三費,飲食不在其中;君子有三樂,鐘磬琴瑟不在其中。”子 夏曰:“敢問三樂?”曾子曰:“有親可畏,有君可事,有子可遺,此一 樂也。有親可諫,有君可去,有子可怒,此二樂也。有君可喻,有友可助 ,此三樂也。”子夏問:“敢問三費?”曾子曰:“少而學,長而忘,此 一費也。事君有功,而輕負之,此二費也,久交友而中絕之,此三費也。 ”子夏曰:“善哉!謹身事一言,愈于終身之誦;而事一士,愈于治万民 之功;夫人不可以不知也。吾嘗?焉,吾田?歲不收,土莫不然,何況于人 乎!与人以實,雖疏必密;与人以虛,雖戚必疏。夫實之与實,如膠如漆 ;虛之与虛,如薄冰之見晝日。君子可不留意哉!”詩曰:“神之听之, 終和且平。” 晏子之妻使人布衣表。田無宇譏之曰:“出于室,何為者也?”晏子 曰:“家臣也。”田無宇曰:“位為中卿,食田七十万,何用是人為畜之 ?”晏子曰:“棄老取少,謂之瞽;貴而忘漶謂之亂;見色而說,謂之逆 。吾豈以逆亂瞽之道哉!” 夫鳳凰之初起也,嚮嚮十步,〔藩篱〕之雀喔咿而笑之,及其升于高 ,一 一信,展而云間,藩木之雀超然自知不及遠矣。士褐衣著,未嘗完 也, 藿之食,未嘗飽也,世俗之士即以為羞耳;及其出則安百議,用則 延民命,世俗之士超然自知不及遠矣。詩曰:“正是國人,胡不万年!” 齊王厚送女,欲妻屠牛吐,屠牛吐辭以疾。其友曰:“子終死腥臭之 肆而已乎!何為辭之?”吐應之曰:“其女丑。”其友曰:“子何以知之 ?”吐曰:“以吾屠知之。”其友曰:“何謂也?”吐曰:“吾肉善,〔 如量〕而去苦少耳;吾肉不善,雖以吾附益之,尚猶賈不售。今厚送子, 子丑故耳。”其友后見之,果丑。傳曰:“目如擗杏,齒如編貝。” 傳曰:孔子過康子,子張子夏從。孔子入座。二子相与論,終日不決 。子夏辭气甚隘,顏色甚變。子張曰:“子亦聞夫子之議論邪?徐言掮掮 ,威儀翼翼,后言先默,得之推讓,巍巍乎!蕩蕩乎!道有歸矣。小人之 論也,專意自是,言人之非,淪目~腕,疾言噴噴,口沸目赤,一幸得胜 ,疾笑嗌嗌,威儀固陋,辭气鄙俗,是以君子賤之也。”
卷十 齊桓公逐白鹿,至麥丘之邦,遇人,曰:“何謂者也?”對曰:“臣 、麥丘之邦人。”桓公曰:“叟年几何?”對曰:“臣年八十有三矣。” 桓公曰:“美哉!”與之飲。曰:“叟盍為寡人壽也?”對曰:“野人不 知為君王之壽。”桓公曰:“盍以叟之壽祝寡人矣?”邦人奉觴再拜曰: “使吾君固壽,金玉之賤,人民是寶。”桓公曰:“善哉!祝乎!寡人聞 之矣:至德不孤,善言必再。叟盍优之?”邦人奉觴再拜曰:“使吾君好 學士而不惡問,賢者在側,諫者得入。”桓公曰:“善哉!祝乎!寡人聞 之;至德不孤,善言必三。叟盍优之?”邦人奉觴再拜曰:“無使群臣百 姓得罪于吾君,無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。”桓公不說,曰:“此言者, 非夫前二言之祝。叟其革之矣!”邦人潸然而涕下,曰:“愿君熟思之, 此一言者、夫前二言之上也。臣聞子得罪于父,可因姑娣妹謝也,父乃赦 之。臣得罪于君,可使左右謝也,君乃赦之。昔者、桀〔得罪于湯,紂得 罪于武王,此君〕得罪于臣也,至今未有為謝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哉!寡 人賴宗廟之福,社稷之靈,使寡人遇叟于此。”扶而載之,自御以歸,荐 之于廟,而斷政焉。桓公之所以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,不以兵車者,非獨 管仲也,亦遇之于此。詩曰:“濟濟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 鮑叔荐管仲,曰:“臣所不如管夷吾者五:寬惠柔愛,臣弗如也;忠 信可結于百姓,臣弗如也;制禮約法于四方,臣弗如也;決獄折中,臣弗 如也;執模擦 誥ㄓ彩故孔勇,臣弗如也。”詩曰:“濟濟多士,文王 以宁。” 晉文公重耳亡,過曹,里鳧須從,因盜重耳資而亡,重耳無糧,餒不 能行,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,然后能行。及重耳反國,國中多不附重耳者 ,于是里鳧須造見,曰:“臣能安晉國。”文公使人應之曰:“子尚何面 目來見寡人!欲安晉國也!”里鳧須曰:“君沐邪?”使者曰:“否。” 鳧須曰:“臣聞沐者其心倒,心倒者其言悖。今君不沐,何言之悖也?” 使者以聞,文公見之。里鳧須仰首曰:“离國久,臣民多過君;君反國, 而民皆自危。里鳧須又襲竭君之資,避于深山,而君以餒,介子推割股, 天下莫不聞,臣之為賊亦大矣,罪至十族,未足塞責,然君誠赦之罪,與 驂乘,游于國中,百姓見之,必知不念舊惡,人自安矣。”于是文公大悅 ,從其計,使驂乘于國中,百姓見之,皆曰:“夫里鳧須且不誅而驂乘, 吾何懼也?”是以晉國大宁。故書云:“文王卑服,即康功田功。”若里 鳧須罪無赦者也。詩曰:“濟濟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 傳曰:言為王之不易也。大命之至,其太宗太史太祝斯素服執策,北 面而吊乎天子,曰:“大命既至矣,如之何憂之長也!”授天子策一矣。 曰:“敬享以祭,永主天命,畏之無疆,厥躬無敢宁。”授天子策二矣。 曰:“敬之夙夜,伊祝厥躬無怠,万民望之。”授天子策三矣。曰:“天 子南面受于帝位,以治為憂,未以位為樂也。”詩曰:“天難忱斯,不易 惟王。” 君子溫儉以求于仁,恭讓以求于禮,得之自是,不得自是。故君子之 于道也,猶農夫之耕,雖不獲年之优,無以易也。大王甫有子曰太伯、仲 雍、季歷,歷有子曰昌,太伯知大王賢昌,而欲季為后,太伯去,之吳。 大王將死,謂曰:“我死,汝往讓兩兄,彼即不來,汝有義而安。”大王 薨,季之吳告伯仲,伯仲從季而歸,群臣欲伯之立季,季又讓。伯謂仲之 曰:“今群臣欲我立季,季又讓,何以處之?”仲曰:“刑有所謂矣,要 于扶微者。可以立季。”季遂立,而養文王,文王果受命而王。孔子曰: “太伯獨見,王季獨知;伯見父志,季知父心。故大王太伯王季可謂見始 知終,而能承志矣。”詩曰:“自太伯王季,惟此王季,因心則友。則友 其兄,則篤其慶,載錫之光。受祿無喪,奄有四方。”此之謂也。太伯反 吳,吳以為君,至夫差二十八世而滅。 齊宣王與魏惠王會田于郊。魏王曰:“亦有寶乎?”齊王曰:“無有 。”魏王曰:“若寡人之小國也,尚有徑寸之珠,照車前后十二乘者十枚 ,奈何以万乘之國無寶乎?”齊王曰:“寡人之所以為寶与王异。吾臣有 檀子者、使之守南城,則楚人不敢為寇,泗水上有十二諸侯皆來朝。吾臣 有盼子者、使之守高唐,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。吾臣有黔夫者,使之守徐 州,則燕人祭北門,趙人祭西門,從而歸之者十千余家。吾臣有种首者、 使之備盜賊,而道不拾遺。吾將以照千里之外,豈特十二乘哉!”魏王慚 ,不懌而去。詩曰:“辭之懌矣,民之莫矣。” 東海有勇士曰丘欣,以勇猛聞于天下。遇神淵曰飲馬,其仆曰:“飲 馬于此者,馬必死。”曰:“以欣之言飲之。”其馬果沈。丘欣去朝服, 拔劍而入,三日三夜,殺三蛟一龍而出,雷神隨而擊之,十日十夜,眇其 左目。要离聞之,往見之,曰:“欣在乎?”曰:“送有喪者。”往見欣 于墓,曰:“聞雷神擊子,十日十夜,眇子左目。夫天怨不全日,人怨不 旋踵。至今弗報,何也?”叱而去,墓上振憤者,不可胜數。要离歸,謂 門人曰:“丘欣、天下之勇士也。今日、我辱之人中,是其必來攻我。暮 無閉門,寢無閉戶。”丘欣果夜來,拔劍住要离頸曰:“子有死罪三:辱 我以人中,死罪一也;暮不閉門,死罪二也;寢不閉戶,死罪三也。”要 离曰:“子待我一言:〔子有三不肖,昏暮〕來謁,不肖一也;拔劍不刺 ,不肖二也;刃先辭后,不肖三也。能殺我者、是毒藥之死耳。”丘欣引 劍而去,曰:“嘻!所不若者,天下惟此子爾!”傳曰:“公子目夷以辭 得國,今要离以辭得身。言不可不文,猶若此乎!”詩曰:“辭之懌矣, 民之莫矣。” 傳曰:齊使使獻鴻于楚,鴻渴,使者道飲,鴻促笞潰失。使者遂之楚 ,曰:“齊使者獻鴻,鴻渴,道飲,促笞潰失。臣欲亡,為失兩君之使不 通;欲拔劍而死,人將以吾君賤士貴鴻也。促笞在此,愿以污事。”楚王 賢其言,辯其詞,因留而賜之,終身以為上客。故使者必矜文辭,喻誠信 ,明气志,解結申屈,然后可使也。詩曰:“辭之懌矣。” 扁鵲過虢侯,世子暴病而死。扁鵲造宮,曰:“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 事,得無有急乎?”曰:“世子暴病而死。”扁鵲曰:“入言鄭醫秦越人 能治之。”庶子之好方者出應之,曰:“吾聞上古醫者曰弟父,弟父之為 醫也,以莞為席,以芻為狗,北面而祝之,發十言耳,諸扶輿而來者,皆 平复如故。子之方豈能若是乎?”扁鵲曰:“不能。”又曰:“吾聞中古 之醫者曰菖跗,菖跗之為醫也,木為腦,芷草為軀,吹竅定腦,死者复之 生。子之方豈能若是乎?”扁鵲曰:“不能。”中庶子曰:“苟如子之方 ,譬如以管窺天,以錐刺地,所窺者大,所見者小,所刺者巨,所中者少 ,如子之方,豈足以變童子哉?”扁鵲曰:“不然。事故有昧投而中頭, 掩目而別白黑者。夫世子病,所謂尸蹶者,以為不然,試入診,世子股陰 當溫,耳焦焦如有啼者聲,若此者、皆可活也。”中庶子遂入診世子,以 病報,虢侯聞之,足跣而起,至門曰:“先生遠辱,幸臨寡人,先生幸而 治之,則糞土之息,得蒙天地載長為人;先生弗治,則先犬馬填壑矣。” 言未卒,而涕泣沾襟。扁鵲入,砥針礪石,取三陽五輸,為先軒之灶,八 拭之陽,子同藥,子明灸陽,子游按磨,子儀反神,子越扶形,于是世子 复生。天下聞之,皆以扁鵲能起死人也。扁鵲曰:“吾不能起死人,直使 夫當生者起。”死者猶可藥,而況生者乎!悲夫!罷君之治,無可藥而息 也。詩曰:“不可救藥。”言必亡而已矣。 楚丘先生披蓑帶索,往見孟嘗君。孟嘗君曰:“先生老矣!春秋高矣 !多遺忘矣!何以教文?”楚丘先生曰:“惡君謂我老!惡君謂我老!意 者、將使我投石超距乎?追車赴馬乎?逐麋鹿、搏豹虎乎?吾則死矣,何 暇老哉!將使我深計遠謀乎?定猶豫而決嫌疑乎?出正辭而當諸侯乎?吾 乃始壯耳,何老之有!”孟嘗君赧然,汗出至踵,曰:“文過矣!文過矣 !”詩曰:“老夫灌灌。” 齊景公游于牛山之上,而北望齊,曰:“美哉國乎!郁郁泰山。使古 無死者,則寡人將去此而何之?”俯而泣沾襟。國子高子曰:“然臣賴君 之賜,疏食惡肉可得而食也,駑馬柴車可得而乘也,且猶不欲死,況君乎 !”俯泣。晏子曰:“樂哉!今日嬰之游也。見怯君一,而諛臣二,使古 而無死者,則太公至今猶存,吾君方今將被蓑躪而立乎畎畝之中,惟事之 恤,何暇念死乎!”景公慚,而舉觴自罰,因罰二臣。 秦繆公將田,而喪其馬,求三日,而得之莖山之陽,有鄙夫乃相与食 之。繆公曰:“此駁馬之肉,不得酒者死。”繆公乃求酒,遍飲之,然后 去。明年、晉師与繆公戰,晉之左格右者、圍繆公而擊之,甲已墮者六矣 。食馬者三百余人皆曰:“吾君仁而愛人,不可不死。”還擊晉之左格右 ,免繆公之死。 傳曰:卞庄子好勇,母無恙時,三戰而三北,交游非之,國君辱之, 卞庄子受命,顏色不變。及母死三年,魯興師,卞庄子請從,至,見于將 軍曰:“前猶与母處,是以戰而北也,辱吾身!今母沒矣,請塞責。”遂 走敵而斗,獲甲首而獻之,“請以此塞一北”。又獲甲首而獻之,“請以 此塞再北。”將軍止之,曰:“足。”不止,又獲甲首而獻之,曰:“請 以此塞三北。”將軍止之,曰:“足,請為兄弟。”卞庄子曰:“夫北、 以養母也,今母歿矣,吾責塞矣。吾聞之,節士不以辱生。”遂奔敵,殺 七十人而死。君子聞之,曰:“三北已塞責,又滅世斷宗,士節小具矣, 而于孝未終也。”詩曰:“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” 天子有爭臣七人,雖無道,不失其天下。昔殷王紂殘賊百姓,絕逆天 道,至袤肅蹼孕婦,脯鬼侯,醢梅伯,然所以不亡者、以其有箕子比干之 故。微子去之,箕子執囚為奴,比干諫而死,然后周加兵而誅絕之。諸侯 有爭臣五人,雖無道,不失其國。吳王夫差為無道,至驅一市之民以葬闔 閭,然所以不亡者,有伍子胥之故也。胥以死,越王勾踐欲伐之,范蠡諫 曰:“子胥之計策尚未忘于吳王之腹心也。”子胥死后三年,越乃能攻之 。大夫有爭臣三人,雖無道,不失其家。季氏為無道,僭天子,舞八佾, 旅泰山,以雍徹,孔子曰:“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然不亡者,以冉 有季路為宰臣也。故曰:“有諤諤爭臣者、其國昌,有默默諛臣者、其國 亡。”詩曰:“不明爾德,時無背無側;爾德不明,以無陪無卿。”言大 王咨嗟,痛殷商無輔弼諫諍之臣,而亡天下矣。 齊桓公出游,遇一丈夫,裒衣應步,帶著桃殳。桓公怪而問之曰:“ 是何名?何經所在?何篇所居?何以斥逐?何以避余?”丈夫曰:“是名 二桃,桃之為言亡也。夫日日慎桃,何患之有?故亡國之社,以戒諸侯; 庶人之戒,在于桃殳。”桓公說其言,与之共載。來年正月,庶人皆佩。 詩曰:“殷監不遠。” 齊桓公置酒,令諸侯大夫曰:“后者飲一經程。”管仲后,當飲一經 程,飲其一半,而棄其半。桓公曰:“仲父當飲一經程而棄之,何也?” 管仲曰:“臣聞之:酒入口者、舌出,舌出者、〔言失,言失者、〕棄身 ,與其棄身,不宁棄酒乎?”桓公曰:“善。”詩曰:“荒湛于酒。” 齊景公遣晏子南使楚。楚王聞之,謂左右曰:“齊遣晏子使寡人之國 ,几至矣。”左右曰:“晏子、天下之辯士也,与之議國家之務,則不如 也;与之論往古之術,則不如也。王獨可以与晏子坐,使有司束人過王, 王問之,使言齊人善盜,故束之。是宜可以困之。”王曰:“善。”晏子 至,即与之坐,圖國之急務,辨當世之得失,再舉再窮,王默然無以續語 。居有間,束徒以過之。王曰:“何為者也?”有司對曰:“是齊人,善 盜,束而詣吏。”王欣然大曰:“齊乃冠帶之國,辯士之化,固善盜乎? ”晏子曰:“然、固取之。王不見夫江南之樹乎!名橘,樹之江北,則化 為枳,何則?地土使然爾。夫子處齊之時,冠帶而立,儼有伯夷之廉,今 居楚而善盜,意土地之化使然爾。王又何怪乎!”詩曰:“無言不讎,無 德不報。” 吳延陵季子游于齊,見遺金〔于路〕,呼牧者取之。牧者曰:“子〔 何〕居之高,視之下;貌之君子,而言之野也。吾有君不君,有友不友, 當暑衣裘,君疑取金者乎?”延陵子知其為賢者,請問姓字。牧者曰:“ 子乃皮相之士也;何足語姓字哉!”遂去。延陵季子立而望之,不見乃止 。孔子曰: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听。” 顏淵問于孔子曰:“淵愿貧如富,賤如貴,無勇而威,与士交通,終 身無患難。亦且可乎?”孔子曰:“善哉!回也!夫貧而如富,其知足而 無欲也;賤而如貴,其讓而有禮也;無勇而威,其恭敬而不失于人也;終 身無患難,其擇言而出之也。若回者、其至乎!雖上古圣人亦如此而已。 ” 齊景公出田,十有七日而不反。晏子乘而往,比至,衣冠不正,景公 見而怪之,曰:“夫子何遽乎?得無急乎?”晏子對曰:“然,有急。國 人皆以君為惡民好禽。臣聞之:魚鱉厭深淵而就干淺,故得于釣网;禽獸 厭深山而下都澤,故得于田獵。今君出田,十有七日而不反,不亦過乎? ”景公曰:“不然。為賓客莫應待邪?則行人子牛在;為宗廟而不血食邪 ?則祝人太宰在;為獄不中邪?則大理子几在;為國家有余不足邪?則巫 賢在。寡人有四子,猶有四肢也,而得代焉,不可患焉!”晏子曰:“然 。人心有四肢,而得代焉,則善矣;令四肢無心十有七日,不死乎?”景 公曰:“善哉言!”遂援晏子之手,与驂乘而歸。若晏子者、可謂善諫者 矣。 楚庄王將興師伐晉,告士大夫曰:“敢諫者死無赦。”孫叔敖曰:“ 臣聞:畏鞭棰之嚴,而不敢諫其父,非孝子也;懼斧鉞之誅,而不敢諫其 君,非忠臣也。”于是遂進諫曰:“臣園中有榆,其上有蟬,蟬方奮翼悲 鳴,欲飲清露,不知螳螂之在后,曲其頸,欲攫而食之也;螳螂方欲食蟬 ,而不知黃雀在后,舉其頸,欲啄而食之也;黃雀方欲食螳螂,不知童挾 彈丸在下,迎而欲彈之;童子方欲彈黃雀,不知前有深坑,后有窟也。此 皆言前之利,而不顧后害者也,非獨昆虫眾庶若此也,人主亦然。君今知 貪彼之土,而樂其士卒。”國不怠,而晉國以宁,孫叔敖之力也。 晉平公之時,藏寶之台燒,士大夫聞,皆趨車馳馬救火,三日三夜乃 胜之。公子晏子獨束帛而賀曰:“甚善矣!”平公勃然作色,曰:“珠玉 之所藏也,國之重寶也,而天火之,士大夫皆趨車走馬而救之,子獨束帛 而賀,何也?有說則生,無說則死。”公子晏子曰:“何敢無說?臣聞之 :王者藏于天下,諸侯藏于百姓〔農夫藏于鐔祝秧`采碳植賾隗尕選今之 百姓之于外,短褐不蔽形,糟糠不充口,虛而賦a無已,收太半而藏之台 ,是以天火之。且臣聞之:昔者桀殘賊海內,賦a無度,万民甚苦,是故 湯誅之,為天下戮笑。今皇天降災于藏台,是君之福也,而不自知變悟, 亦恐君之為鄰國笑矣”。公曰:“善。自今已往,請藏于百姓之間。”詩 曰:“稼穡維寶,代食維好。” 魏文侯問里克曰:“吳之所以亡者、何也?”里克對曰:“數戰而數 胜。”文侯曰:“〔數戰〕數胜,國之福也。其獨亡,何也?”里克對曰 :“數戰則民疲,數胜則主驕;驕則恣,恣則极〔物,疲則怨,怨則极慮 〕。上下俱极,吳之亡猶晚矣!此夫差所以自喪于干遂。”詩曰:“天降 喪亂,滅我立王。” 楚有士曰申鳴,治園以養父母,孝聞于楚,王召之,申鳴辭不往。其 父曰:“王欲用汝,何為辭之?”申鳴曰:“何舍為子,乃為臣乎?”其 父曰:“使汝有祿于國,有位于廷,汝樂,而我不憂矣。我欲汝之仕也。 ”申鳴曰:“諾。”遂之朝受命,楚王以為左司馬。其年、遇白公之亂, 殺令尹子西、司馬子期,申鳴因以兵之衛。白公謂石乞曰:“申鳴、天下 勇士也,今將兵,為之奈何?”石乞曰:“吾聞申鳴、孝也,劫其父以兵 。”使人謂申鳴曰:“子与我,則与子楚國;不与我,則殺乃父。”申鳴 流涕而應之曰:“始則父之子,今則君之臣,已不得為孝子,安得不為忠 臣乎!”援桴鼓之,遂殺白公,其父亦死焉。王歸、賞之。申鳴曰:“受 君之祿,避君之難,非忠臣也;正君之法,以殺其父,又非孝子也。行不 兩全,名不兩立。悲夫!若此而生,亦何以示天下之士哉!”遂自刎而死 。詩曰:“進退惟谷。” 昔者、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,太公問周公何以治魯?周公曰:“尊 尊親親。”太公曰:“魯從此弱矣。”周公問太公曰:“何以治齊?”太 公曰:“舉賢賞功。”周公曰:“后世必有劫殺之君矣。”后齊日以大, 至于霸,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。魯日以削,三十四世而亡。猶此觀之,圣 人能知微矣。詩曰:“惟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