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 : 顔氏家訓 — Volume 07
Author : Zhitui Yan
Release date
: February 1, 2005 [eBook #7457]
Most recently updated: December 30, 2020
Language : Chinese
Credits : Produced by Chingyi Chen
Produced by Chingyi Chen
顏是家訓 北齊 顏之推
卷第七 音辭 雜藝 終制
音辭第十八
夫九州之人,言語不同,生民已來,固常然矣。自《春秋》標齊言之 傳,〈離騷〉目楚詞之經,此蓋其較明之初也。後有揚雄著《方言》,其 言大備。然皆考名物之同異,不顯聲讀之是非也。逮鄭玄注六經,高誘解 《呂覽》、《淮南》,許慎造《說文》,劉熹製《釋名》,始有譬況假藉 以證音字耳。而古語與今殊別,其間輕重清濁,猶未可曉;加以內言外言 、急言徐言、讀若之類,益使人疑。孫叔言創《爾雅音義》,是漢末人獨 知反語。至於魏世,此事大行。高貴鄉公不解反語,以為 怪異。自茲厥 後,音韻鋒出,各有土風,遞相非笑,指馬之諭,未知孰是。共以帝王都 邑,參校方俗,考覈古今,為之折衷。搉而量之,獨金陵與洛下耳。 南方水土和柔,其音清舉而切詣,失在浮淺,其辭多鄙俗。北方山川 深厚,其音沈濁而 鈍,得其質直,其辭多古語。然冠冕君子,南方為優 ;閭裡小人,北方為愈。易服而與之談,南方士庶,數言可辯;隔垣而聽 其語,北方朝野,終日難分。而南染吳、越,北雜夷虜,皆有深弊,不可 具論。其謬失輕微者,則南人以錢為涎,以石為射,以賤為羨,以是為舐 ;北人以庶為戍,以如為儒,以紫為姊,以洽為狎。如此之例,兩失甚多 。至鄴已來,唯見崔子約、崔瞻叔侄,李祖仁、李蔚兄弟,頗事言詞,少 為切正。李季節著《音韻決疑》,時有錯失;陽休之造《切韻》,殊為疏 野。吾家兒女,雖在孩稚,便漸督正之;一言訛替,以為己罪矣。云為品 物,未考書記者,不敢輒名,汝曹所知也。 古今言語,時俗不同;著述之人,楚、夏各異。《蒼頡訓詁》,反稗 為甫賣,反娃為於乖;《戰國策》音刎為免,《穆天子傳》音諫為間;《 說文》音戛為棘,讀皿為猛;《字林》音看為口甘反,音伸為辛;《韻集 》以成、仍、宏、登合成兩韻,為、奇、益、石分作四章;李登《聲類》 以系音羿,劉昌宗《周官音》讀乘若承;此例甚廣,必須考校。前世反語 ,又多不切,徐仙民《毛詩音》反驟為在遘,《左傳音》切椽為徒緣,不 可依信,亦為眾矣。今之學士,語亦不正;古獨何人,必應隨其偽僻乎? 《通俗文》曰:「入室求曰搜。」反為兄侯。然則兄當音所榮反。今北俗 通行此音,亦古語之不可用者。璵璠,魯人寶玉,當音余煩,江南皆音藩 屏之藩。岐山當音為奇,江南皆呼為神祇之只。江陵陷沒,此音被於關中 ,不知二者何所承案。以吾淺學,未之前聞也。 北人之音,多以舉、莒為矩;唯李季節云:「齊桓公與管仲於台上謀 伐莒,東郭牙望見桓公口開而不閉,故知所言者莒也。然則莒、矩必不同 呼。」此為知音矣。 夫物體自有精麤,精麤謂之好惡;人心有所去取,去取謂之好惡。此 音見於葛洪、徐邈。而河北學士讀《尚書》雲好生惡殺。是為一論物體, 一就人情,殊不通矣。 甫者,男子之美稱,古書多假借為父子;北人遂無一人呼為甫者,亦 所未喻。唯管仲、范增之號,須依字讀耳。 案:諸字書,焉者鳥名,或云語詞,皆音於愆反。自葛洪《要用字苑 》分焉字音訓:若訓何訓安,當音於愆反,「於焉逍遙」,「於焉嘉客」 ,「焉用佞」,「焉得仁」之類是也;若送句及助詞,當音矣愆反,「故 稱龍焉」,「故稱血焉」,「有民人焉」,「有社稷焉」,「托始焉爾」 ,「晉、鄭焉依」之類是也。江南至今行此分別,昭然易曉;而河北混同 一音,雖依古讀,不可行於今也。 邪者,未定之詞。《左傳》曰:「不知天之棄魯邪?抑魯君有罪於鬼 神邪?」《莊子》云:「天邪?地邪?」《漢書》云:「是邪?非邪?」 之類是也。而北人即呼為也,亦為誤矣。難者曰:「〈繫辭〉云:『乾坤 ,《易》之門戶邪?』此又為未定辭乎?」答曰:「何為不爾!上先標問 ,下方列德以折之耳。」 江南學士讀《左傳》,口相傳述,自為凡例,軍自敗曰敗,打破人軍 曰敗。諸記傳未見補敗反,徐仙民讀《左傳》,唯一處有此音,又不言自 敗、敗人之別,此為穿鑿耳。 古人云:「膏粱難整。」以其為驕奢自足,不能克勵也。吾見王侯外 戚,語多不正,亦由內染賤保傅,外無良師友故耳。梁世有一侯,嘗對元 帝飲謔,自陳「癡鈍」,乃成「颸段」,元帝答之云:「颸異涼風,段非 干木。」謂「郢州」為「永州」,元帝啟報簡文,簡文云:『庚辰吳入, 遂成司隸。」如此之類,舉口皆然。元帝手教諸子侍讀,以此為誡。 河北切攻字為古琮,與工、公、功三字不同,殊為僻也。比世有人名 邏,自稱為纖;名琨,自稱為袞;名洸,自稱為汪;名 ,自稱為獡。非 唯音韻舛錯,亦使其兒孫避諱紛紜矣。
雜藝第十九
真草書跡,微鬚留意。江南諺云:「尺牘書疏,千里面目也。」承晉 、宋餘俗,相與事之,故無頓狼狽者。吾幼承門業,加性愛重,所見法書 亦多,而翫習功夫頗至,遂不能佳者,良由無分故也。然而此藝不須過精 。夫巧者勞而智者憂,常為人所役使,更覺為累;韋仲將遺戒,深有以也 。 王逸少風流才士,蕭散名人,舉世惟知其書,翻以能自蔽也。蕭子雲 每歎曰:「吾著《齊書》,勒成一典,文章弘義,自謂可觀;唯以筆跡得 名,亦異事也。」王褒地冑清華,才學優敏,後雖入關,亦被禮遇。猶以 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,嘗悔恨曰:「假使吾不知書,可不 至今日邪?」以此觀之,慎勿以書自命。雖然,廝猥之人,以能書拔擢者 多矣。故道不同,不相為謀也。 梁氏秘閣散逸以來,吾見二王真草多矣,家中嘗得十卷;方知陶隱居 、阮交州、蕭祭酒諸書,莫不得羲之之體,故是書之淵源。蕭晚節所變, 乃右軍年少時法也。 晉、宋以來,多能書者。故其時俗,遞相染尚,所有部帙,楷正可觀 ,不無俗字,非為大損。至梁天監之間,斯風未變;大同之末,訛替滋生 。蕭子雲改易字體,邵陵王頗行偽字;朝野翕然,以為楷式,畫虎不成, 多所傷敗。至為一字,唯見數點,或妄斟酌,逐便轉移。爾後墳籍,略不 可看。北朝喪亂之餘,書跡鄙陋,加以專輒造字,猥拙甚於江南。乃以百 念為憂,言反為變,不用為罷,追來為歸,更生為蘇,先人為老,如此非 一,遍滿經傳。唯有姚元標工於楷隸,留心小學,後生師之者眾。洎於齊 末,秘書繕寫,賢於往日多矣。 江南閭裡間有〈畫書賦〉,乃陶隱居弟子杜道士所為;其人未甚識字 ,輕為軌則,托名貴師,世俗傳信,後生頗為所誤也。 畫繪之工,亦為妙矣;自古名士,多或能之。吾家嘗有梁元帝手畫蟬 雀白團扇及馬圖,亦難及也。武烈太子偏能寫真,坐上賓客,隨宜點染, 即成數人,以問童孺,皆知姓名矣。蕭賁、劉孝先、劉靈,並文學已外, 復佳此法。翫閱古今,特可寶愛。若官未通顯,每被公私使令,亦為猥役 。吳縣顧士端出身湘東王國侍郎,後為鎮南府刑獄參軍,有子曰庭,西朝 中書捨人,父子並有琴書之藝,尤妙丹青,常被元帝所使,每懷羞恨。彭 城劉岳,橐之子也,仕為驃騎府管記、平氏縣令,才學快士,而畫絕倫。 後隨武陵王入蜀,下牢之敗,遂為陸護軍畫支江寺壁,與諸工巧雜處。向 使三賢都不曉畫,直運素業,豈見此恥乎? 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先王所以觀德擇賢,亦濟身之急務也。江南謂 世之常射,以為兵射,冠冕儒生,多不習此;別有博射,弱弓長箭,施於 准的,揖讓升降,以行禮焉。防禦寇難,了無所益。亂離之後,此術遂亡 。河北文士,率曉兵射,非直葛洪一箭,已解追兵,三九讌集,常縻榮賜 。雖然要輕禽,截狡獸,不願汝輩為之。 卜筮者,聖人之業也;但近世無復佳師,多不能中。古者,卜以決疑 ,今人生疑於卜;何者?守道信謀,欲行一事,卜得惡卦,反令 ,此之謂乎!且十中六七,以為上手,粗知大意,又不委曲。凡射奇偶, 自然半收,何足賴也。世傳云:「解陰陽者,為鬼所嫉,坎壈貧窮,多不 稱泰。」吾觀近古以來,尤精妙者,唯京房、管輅、郭璞耳,皆無官位, 多或罹災,此言令人益信。儻值世網嚴密,強負此名,便有詿誤,亦禍源 也。及星文風氣,率不勞為之。吾嘗學《六壬式》,亦值世閒好匠,聚得 《龍首》、《金匱》、《玉軨變》、《玉歷》十許種書,討求無驗,尋亦 悔罷。凡陰陽之術,與天地俱生,亦吉兇德刑,不可不信;但去聖既遠, 世傳術書,皆出流俗,言辭鄙淺,驗少妄多。至如反支不行,竟以遇害; 歸忌寄宿,不免兇終:拘而多忌,亦無益也。 算術亦是六藝要事;自古儒士論天道,定律歷者,皆學通之。然可以 兼明,不可以專業。江南此學殊少,唯范陽祖晅精之,位至南康太守。河 北多曉此術。 醫方之事,取妙極難,不勸汝曹以自命也。微解藥性,小小和合,居 家得以救急,亦為勝事,皇甫謐、殷仲堪則其人也。 《禮》曰:「君子無故不徹琴瑟。」古來名士,多所愛好。洎於梁初 ,衣冠子孫,不知琴者,號有所闕;大同以末,斯風頓盡。然而此樂愔愔 雅緻,有深味哉!今世曲解,雖變於古,猶足以暢神情也。唯不可令有稱 譽,見役勳貴,處之下坐,以取殘杯冷炙之辱。戴安道猶遭之,況爾曹乎 ! 《家語》曰:「君子不博,為其兼行惡道故也。」《論語》云:「不 有博弈者乎?為之,猶賢乎已。」然則聖人不用博弈為教;但以學者不可 常精,有時疲倦,則儻為之,猶勝飽食昏睡,兀然端坐耳。至如吳太子以 為無益,命韋昭論之;王肅、葛洪、陶侃之徒,不許目觀手執,此並勤篤 之志也。能爾為佳。古為大博則六箸,小博則二 ,今無曉者。比世所行 ,一 十二 (棋),數術淺短,不足可翫。圍 (棋)有手談、坐隱之 目,頗為雅戲;但令人耽憒,廢喪實多,不可常也。 投壺之禮,近世愈精。古者,實以小豆,為其矢之躍也。今則唯欲其 驍,益多益喜,乃有倚竿、帶劍、狼壺、豹尾、龍首之名。其尤妙者,有 蓮花驍。汝南周 ,弘正之子,會稽賀徽,賀革之子,並能一箭四十餘驍 。賀又嘗為小障,置壺其外,隔障投之,無所失也。至鄴以來,亦見廣寧 、蘭陵諸王,有此校具,舉國遂無投得一驍者。彈棋亦近世雅戲,消愁釋 憒,時可為之。
終制第二十
死者,人之常分,不可免也。吾年十九,值梁家喪亂,其間與白刃為 伍者,亦常數輩;幸承餘福,得至於今。古人云:「五十不為夭。」吾已 六十餘,故心坦然,不以殘年為念。先有風氣之疾,常疑奄然,聊書素懷 ,以為汝誡。 先君先夫人皆未還建鄴舊山,旅葬江陵東郭。承聖末,已啟求揚都, 欲營遷厝。蒙詔賜銀百兩,已於揚州小郊北地燒 (磚),便值本朝淪沒 ,流離如此,數十年間,絕於還望。今雖混一,家道罄窮,何由辦此奉營 資費?且揚都污毀,無復孑遺,還被下濕,未為得計。自咎自責,貫心刻 髓。計吾兄弟,不當仕進;但以門衰,骨肉單弱,五服之內,傍無一人, 播越他鄉,無復資蔭;使汝等沈淪廝役,以為先世之恥;故靦冒人間,不 敢墜失。兼以北方政教嚴切,全無隱退者故也。 今年老疾侵,儻然奄忽,豈求備禮乎?一日放臂,沐浴而已,不勞復 魄,殮以常衣。先夫人棄背之時,屬世荒饉,家塗空迫,兄弟幼弱,棺器 率薄,藏內無 (磚)。吾當松棺二寸,衣帽已外,一不得自隨,床上唯 施七星板;至如蠟弩牙、玉豚、錫人之屬,並須停省,糧甖明器,故不得 營,碑誌旒旐,彌在言外。載以鱉甲車,襯土而下,平地無墳;若懼拜掃 不知兆域,當築一堵低牆於左右前後,隨為私記耳。靈筵勿設枕几,朔望 祥禫,唯下白粥清水乾棗,不得有酒肉餅果之祭。親友來餟酹者,一皆拒 之。汝曹若違吾心,有加先妣,則陷父不孝,在汝安乎?其內典功德,隨 力所至,勿刳竭生資,使凍餒也。四時祭祀,周、孔所教,欲人勿死其親 ,不忘孝道也。求諸內典,則無益焉。殺生為之,翻增罪累。若報罔極之 德,霜露之悲,有時齋供,及七月半盂蘭盆,望於汝也。 孔子之葬親也,云:「古者,墓而不墳。丘東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 弗識也。」於是封之崇四尺。然則君子應世行道,亦有不守墳墓之時,況 為事際所逼也!吾今羈旅,身若浮雲,竟未知何鄉是吾葬地;唯當氣絕便 埋之耳。汝曹宜以傳業揚名為務,不可顧戀朽壤,以取堙沒也。
End of Project Gutenberg's Yan Shi Jia Xun—Volume 07, by Zhitui Yan